香港上市之後一個月,小米結束了靜默期,各大外資投行紛紛發表研報唱多小米。
上市首日就遭破發,一個月內,小米市值幾乎腰斬,但根據彭博社數據,分析師們仍認為小米股價 12 個月內將較周三收盤價上漲 22%。周四,小米盤中一度漲超 8%。收盤時,小米集團大漲 5.48%,報收 18.08 港元。
多數投行認為,隨著小米對網路服務的關注以及其在中國硬體市場市佔率的增加,小米的收入與利潤都將上漲。摩根士丹利預計, 2018 至 2020 年之間小米凈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將達 61%,中金也預計該期間內,小米收入與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 45% 與 60%。
摩根士丹利在研報中予以小米「增持」評級,目標價 20 港元。大摩稱,小米產品及效率是集團成功要素,透過具競爭力價格產品提升市場市佔率。受惠集團「硬體 + 網路 + 新零售」的「鐵三角」商業模式,預期 2017-2020 年非國際會計準則盈利年複合增長率達 61%。不過,大摩也認為小米估值較阿里巴巴及騰訊有輕微折讓。
瑞信則對小米給出「中性」評級, 目標價 18.6 港元,仍略高於現價。瑞信稱,小米作為全球第四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目前透過網路服務及其龐大的客戶群,拓展物聯網 (IoT) 生態系統,現處於初級階段,未來其海外市場將逐步商業化。瑞信稱讚小米「以誠實的價格製造出令人驚嘆的產品」,改善了市場對「中國製造」的智慧型手機以及 loT 的印象。瑞信認為,小米的下一步是要證明其「硬體 + 網路 + 新零售」的「鐵三角」模式在海外,即印度市場也能取得成功。
摩根大通給出小米「增持」的評級,目標股價 21 港元。其研報指出,小米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慧型手機和智能 loT 硬體提供商之一。摩根大通預計小米的增長速度將遠超同行,2017 年至 2020 年之間,其收入與每股收益的複合增長率將達 40%和 59%。摩根大通指出小米股票未來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1)新市場智慧型手機市佔率的擴張(歐洲和東南亞將是 2018 年的重點,而拉美將是 2019 年的重點);(2)小米智能硬體與 loT 產品全球影響力的擴大(由液晶電視主導);(3)中國和海外市場 MAU 的增長,以及中國貨幣化的上升;(4)海外市場,比如印度的早期貨幣化。
此外,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高盛授予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 22 港元。高盛表示,小米股價潛在催化劑包括中國智慧型手機付運量市占率增加,在更多海外市場展開營運或推出新產品,受惠於用戶及廣告客戶上升,網路服務收入持續增加,及正建立海外網路服務貨幣化的能力。
德銀也授予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 23.2 港元。德銀研報稱,小米有強勁的地位,足以顛覆環球智能電話市場及 IoT 行業,並有潛力像蘋果、三星及任天堂等成為一個家庭品牌。德銀認為,小米關鍵優勢在於旗下產品的性價比,而最新產品 Mi8 智慧型手機的成功,意味品牌有能力進入高平均售價產品的市場,可擴闊客源。
各大投行也在研報中指出小米未來的風險。摩根士丹利與摩根大通同時提到,小米將面臨來自其他國內手機品牌,比如華為、OPPO、Vivo 手機的競爭。大摩認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並具有周期性,小米可能遇到提升品牌形象的挑戰。此外,大摩認為,小米網路服務的增長也取決於智慧型手機的成功,其次,小米物聯網生態系統的貨幣化仍處於初期階段,能見度較低。
瑞士信貸列出的風險包括,小米中國 MAU 增長放緩以及海外智慧型手機市場(印度)擴張的失敗。摩根大通還指出,大型網路平台,比如騰訊的 Wechat 占用了大部分用戶的網路時間。隨著谷歌可能進入中國,特別是如果 Android Playstore 捲土重來,將帶來不小的競爭。
小米公司將於 8 月 22 日公布最新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