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 (0388-HK) 今年修訂新例允許未獲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至今已有超過 10 間公司遞件,惟已上市的 3 檔新股相繼跌破發行價。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香港生物科技類股尚未成熟,仍需時至少 3 年。
首檔生科新股歌禮 (1672-HK) 於 8 月 1 日以港幣 14 元上市,但最新收盤價僅港幣 7.4 元,較上市價累跌 47%,其後的百濟神州 (6160-HK) 及華領醫藥 (2552-HK) 也相繼跌破發行價,最新收盤價較上市價分別累跌 9.7% 及 11%。
李小加在港交所和生物醫藥創新公司的閉門座談會上表示,生物醫藥企業最需要錢的時候是初期研發階段;同時,新藥研發正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弱點,隨著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港交所改革上市條例,允許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是希望可以「雪中送炭」,讓生物科技公司在缺資金時籌到資金。
李小加指,設定相關企業的上市門檻是希望在企業籌集資金以及尚未成熟的市場之間取得平衡。他表示,由於資訊不對稱,生物科技是較容易產生內線交易的行業,也造成股價大幅波動。
李小加以美國作為參照,認為美國市場屬於機構高度發達的市場,同時他們有強烈的自律,熟悉市場語言規則,對市場判斷有一整套邏輯,但香港尚未形成這樣的環境,估計需要 3 至 5 年,甚至 5 至 8 年時間發展。
李小加說,香港市場是「天生不足」,一方面資金的量、估值遠不及 A 股市場,A 股市場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而美股的生物醫藥上市族群已進行 20 多年,香港現在才開始轉彎。
他強調,若生物科技企業希望建立一個長期的融資板塊,一定是在香港;而香港作為國際市場,跟美國市場本質上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