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蓬勃發展 惟「國產替代」仍不足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在美國「封鎖華為」、「封鎖中國科技廠」等一系列動作後,中國國內不斷發出「中國製造」、「國產替代」等聲浪。而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是否做好準備因應美國給予的壓力?

以產值來看,跟國際市場比較,中國半導體產業仍是持續向上發展。根據 WSTS 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額為達 968 億美元,年減 12.9%,季減 15.5%。以年率來看已是連續兩季下滑,屬於比較罕見情況,也意味著全球半導體進入產業修正週期。

而根據歷史經驗,這下滑情況可能還會持續 1~2 個季度,才會出現改善。

至於中國半導體產業成長速度與全球相比則是呈現截然不同的情況。根據 TrendForce 預測資料,2019 年中國半導體產值年增率雖然將下滑至五年新低,但年增率依然有機會達到 16.2%,且總產值突破人民幣 7000 億元大關,達人民幣 7298 億元。

其中,IC 製造年成長幅度最高,達 18.6%,IC 設計則是成長 17.9%,IC 封測漲幅 12% 位居第三。

此外,中國已經漸漸從世界工廠地位,朝向世界市場前進。中國科技品牌的崛起,也支撐起中國半導體前進的動力。

根據 Gartner 的資料顯示,2018 年中國共有四家公司進入全球晶片採購前十名,分別是第三名的華為(211 億美元、年增 45%、比重 4.4%)、聯想(177 億美元、年增 16%,比重 3.7%)、 步步高(137 億美元、年增 18%、比重 2.9%),以及小米(71 億美元、年增 63%,比重 1.5%)。

目前中國正處智慧終端品牌崛起的時代,中國國內半導體市場規模占全球的比重持續增加,因此在「供應鏈國產化」的呼聲之下,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快速發展會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問題只是在這轉變過程的快慢。

下表顯示出現今中國製的半導體產品能出現替代的並不高,特別是進入 5G 世代,許多半導體相關的核心零組件仍是歐美大廠的天下。因此要在 5G 通訊取得好的效能,採用國際大廠的產品勢必無法避免。

不過今年只是進入 5G 的初期,整個 5G 世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每一次的科技出現重大轉變都為中國半導體創造機會。像是十年前的中國 IC 設計產業,還是處在「今日山寨」中,現今成為「明日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