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 (ECB) 上週五 (26 日) 表示,各國央行放棄一項關於黃金長達 20 年的協議,並表示他們近期都沒有賣出黃金的打算。
這項歐洲央行黃金協議 (CBGA) 最早在 1999 年簽署,目的是協調各國央行的黃金銷售計畫,從而維持金價穩定。協議為期 5 年,在 2004 年、2009 年和 2014 年又分別續簽了三次協議。
現行的第 4 份協議由歐洲央行、比利時央行、德國央行、瑞典央行等 21 個央行共同簽署,原本會在今年 9 月 26 日到期,不過各央行已提前表示不再續簽,原因是沒有必要,如今時代潮流已經不同。
歐洲央行在聲明中表示,各簽署國確認,黃金仍是全球貨幣儲備的重要組成,而且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準備出售大量黃金。
當前黃金市場已經與 20 年前完全不同,在那之間歐洲各國央行常在不公開情況下,零星賣出黃金,造成金價打擊,不過黃金在過去 20 年來,已由每盎司不到 300 美元,在 2011 年高點一度接近 2000 美元,央行由黃金的賣家,變成黃金的重要買家。
而在央行宣布不續簽 CBGA 之後,對市場也沒有造成影響,金價持續在 1400 美元附近。
世界黃金協會 (World Gold Council) 央行與公共政策主管 Natalie Dempster 表示,這絕對是正確的決定,現在黃金市場比起 1999 年,更具有流動性及穩定性,更重要的,央行的行為改變,持續買入黃金。
不過,美國經濟學家 Pimm Fox 表示,各大央行最近兩年沒有大規模賣出黃金,並不意味著它們將來也會一樣,也不意味著所有央行都一樣。
他表示,在 CBGA 的簽署國中,義大利和法國都面臨著財政狀況持續惡化的難題,兩國央行都持有 2400 多噸黃金。如果義大利和法國,以及其他與它們情況相似的國家,遲遲無法改善其經濟狀況,政府面臨的財政壓力將持續上升,難保不會再對黃金儲備下手。
Fox 認為,雖然有些國家,如俄羅斯會樂於買進更多黃金,但情勢如果真的演變為央行間大規模的黃金買賣,勢將擾亂國際市場,導致金價的混亂及反常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