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示威抗議持續 2 個多月,衝突不斷升溫,不僅港股表現低迷,市值蒸發 15.7 兆元,觀光與零售業績一落千丈,甚至連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鉅亨網》整理出五大重點讓讀者一文看懂。
6 月 9 日反送中遊行後,直到現在,幾乎每周末都有示威抗議活動,一開始港股還沒反應,6 月 10 日不跌反升來到 27000 點,但隨著衝突一再升高,直到今天收在 25281 點,續創 7 個月來新低,恆生指數目前已蒸發近 500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5.7 兆元)。
中國投資者最近持續買入港股,數據顯示,中資已連續 17 天增持,但仍趕不上資金流出的速度。美國商會示警,香港示威活動將造成嚴重後果,包括收益損失、供應鏈中斷、擱置投資等結果。
香港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則是出現富豪資產已有移動現象,隨著富豪把港幣資產一步步換成美元挪走,港幣庫存不斷短少,流動性轉差。
外資擔心香港未來金融業的地位是否穩固,部分機構原本赴香港 IPO 的計畫也陸續取消。根據外媒報導,大量資金撤離香港轉往新加坡、倫敦、紐約及其他城市,其中新加坡因政治穩定、語言、地域優勢等成為最佳避風港。
香港素有購物天堂之稱,7、8 月暑假更是零售業旺季,但反送中示威抗議影響,7 月旅客數大減,超過 20 國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甚至 12 日示威擴大造成機場癱瘓。
從國際飯店連鎖業者、航空公司到精品品牌等許多跨國企業,營運都承受巨大的壓力。國泰航空表示,客流量受到衝擊,入境香港的訂位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雙位數下滑,股價跌破 10 年低點。
隨著觀光人數銳減,迪士尼集團也表示,抗爭活動大幅影響業務,預期本季的財報就可感受到衝擊。
Jack Wills、SPAO 等國際服飾品牌全面撤離香港,凡賽斯(Versace)與 Coach 也因為 T 恤設計被捲入香港政治紛亂,時尚品牌 Prada、Cartier 同樣表示銷售額受抗爭影響而下滑。
香港商界預估,全年零售業營業額將下跌 10%,其中以珠寶、鐘錶等跌幅最嚴重,恐年減 15% 以上。
香港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及下行壓力,今年第 2 季 GDP 季減 0.3%,創 10 年新低水準,出口、投資、零售全都衰退,多家機構預測,Q3、Q4 GDP 恐出現負成長,新加坡星展集團甚至將全年砍至 0%,恐名列四小龍之末。
美中貿易爭端加上示威陰霾揮之不去,香港 7 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降至 2009 年 3 月以來的最低點,房地產交易也較去年同期下跌 35%,外界悲觀預期,香港將會陷入衰退,甚至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將不保。
金管會統計截至 6 月底,我國金融三業在港曝險金額已經破兆元,但目前回報營運皆正常。由於台灣金融業在香港獲利,一直遙遙領先其他海外據點,因此業者也相當緊張反送中示威情形。
香港群眾傳近期將發動銀行大擠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指出,在香港的銀行主要參與聯貸案,非以消金為主,就算有子行,民眾仍以當地銀行為主,台灣的銀行並不是主要目標。
金融時報與美聯社等外媒評論指出,若香港喪失自由度,或北京採取任何軍事干預行動,將動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影響非同小可,金管會必須提早因應做好相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