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影響中國,國際三大原油研究機構也下調今年原油需求預測,其中 2020 年第一季原油需求下修以 OPEC 最為樂觀,僅下修 40 萬桶,而國際能源總署 (IEA) 則下修了每日 130 萬桶,創 10 年來首次的全球原油需求年增率下滑。
如下圖國際能源局 (IEA)、美國能源管理局 (EIA) 與 OPEC 針對 2020 年原油展望可知,其中 OPEC 下修量最為樂觀,預估第一季全球每日需求量僅下修 40 萬桶,而 IEA 下修幅度則近 OPEC 的 3 倍,下修量達 130 萬桶。
而為何大舉下修原油需求預期,IEA 強調,因為與 2003 年 SARS 時期相比,中國目前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四分之三以上,故對全球原油需求面的影響,會是更為明顯。
而以中國春運運輸量受疫情與停工影響來看,據《彭博社》統計,許多城市運輸量都已大幅下滑,直接衝擊原油需求,以上海為例,如下圖所示,疫情期間運輸量 (黑線) 大幅低於去年平均值。
此外,,目前中國空運燃料用量也已下修至每日 24 萬桶,且自中國離開的飛機量已縮減 8 成。
不過,原油利空的格局下有利煉油廠的原油進口需求,如下圖所示,2020 年大型運輸船前往中國的數量 (紅線) 相較於過去幾年正快速上升,可見小型煉油廠正趁勢補充原油庫存,然而未來隨著病毒緩解,原油價格未來有可能受煉油廠庫存高、需求少的狀況,因而持續承壓。
此外,近年來中國石油進口日益上升,鑒於美國戰略原油儲備的模式,中國過去不斷的在建立足夠的戰略石油庫存以防依賴風險,而近期由於原油價格便宜,中國增加原油進口以做長期儲備,也可能使原油未來面臨儲備需求下降而出現的跌價風險。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