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利率、庫藏股成美股雙重風險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Tag

武漢肺炎 (COVID-19) 雖然自 1 月份開始爆發,但對於美股造成的影響並不大,就算中國實施封城,且復工與復產進度遲緩,美股仍頻創新高。不過在 2 月 19 日韓國爆發「新天地」一事,導致韓國肺炎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波及到三星、海力士等指標性大廠後,美股開始在 2 月 24 日 (週一) 出現大幅修正。

此外,義大利也在一瞬間疫情出現失控,而歐盟體系內各國民眾可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動,意味著若沒有防堵好義大利疫情,沒採取足夠的隔離措施,武漢肺炎可能在歐洲快速蔓延,拖累歐洲原本已脆弱的經濟。

以 2 月 19 日韓國大邱發生「新天地」超級傳播者一事為分界,今年初至 2 月 19 日,S&P 500 和 Nasdaq 分別上漲 4.8% 和 9.4%,但 2 月 20 日~25 日期間,這兩大指分別下跌 7.6% 和 8.7%。

資料來源: wind, 年初以來全球主要指數表現

美股在近期回檔 (20 日後),除了估值較高、受衝擊明顯的科技股外 (特別是半導體),跌幅較大的產業主要集中在航空、旅遊、能源等,這與疫情大幅爆發後 A 股和港股下跌的產業相當。

此外,由於近期美國 3 個月與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再次出現倒掛,美國的銀行類股跌幅也非常顯著。

以美股來看,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後,低利環境帶動 S&P 500 走揚,而在 2 月 14 日時,其本益比突破 19 倍的水準,創下 2000 年網路泡沫後的新高,也接近過去十年以來的均值兩倍標準差的水準。

但隨著美企 2019 年第四季季報一一公布,今年美股 EPS 成長幅度卻從第四季報初期 (1 月 14 日) 的 9.74% 下修至 2 月 24 日的 7.89%。

美股本益比偏高,再加上 EPS 成長率下滑,除非全球疫情能穩定,否則美股有可能利用這利空進行修正,至於修正範圍初估會回到一個標準差之內,再看後勢發展。

美股資金退潮 VS 庫藏股

美股在 2017、2018 年經歷一波急漲後,股市資金即開始慢慢退出,2019 年美國股市有 10 個月呈現資金淨流出,而 2019 年美股整體共流出 1353 億美元,雖然 2019 年 S&P 500 仍大漲 30%,但美中貿易摩擦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已讓美股的吸引力漸漸消失。

此外,以 2018 年後美國共同基金資金流動情況來看,美國共同基金自 2019 年 2 月份開始賣超美股,2019 年淨流出 3021.7 億美元,較 2018 年淨流出的 2507.8 億美元有所增加

能維持住美股近幾年漲勢不墜的重要因素除了低利環境之外,另一個主因就是企業庫藏股政策。近五年來,S&P 500 企業的庫藏股是美股最大的金流來源。2015 年~2019 年 S&P 500 企業庫藏股金額高達 3.19 兆美元,相對指數同期市值成長 9.57 兆美元相比,比重高達 33.3%。 

所以綜合來看,美股的高估值一直存在風險,但低利率的環境以及企業庫藏股政策又不斷推升股價。因此,只要低利率或是企業庫藏股兩個因素消失一個,美股將有很大機率出現修正。

以目前全球經貿局勢來看,庫藏股減少是最可能先發生的因素,畢竟在美中貿易戰加上肺炎疫情衝擊之下,企業展望均保守,而現金為王的時代又將再啟動,這連帶會影響企業買回庫藏股的規模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