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 日)美中雙方的經貿談判代表進行通話,雙方表示應加強經濟和公衛方面的合作,為落實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創造有利氛圍。但隨即在周一 (11 日) 《環球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內部已出現希望中國官員重新提出貿易協議作廢的聲浪。
不過在時隔一天,中國公布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商品排除清單,外界解讀中國此舉透露出仍將延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訊號。
但環球時報在中國地位敏感,是少數能接觸到中共高層的「特權媒體」一向有中共傳聲筒之稱。環球時報在此時罕見對當下中國既定政策「唱反調」,似乎中共鷹派人士不滿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頻頻對中國放話,威脅對中國祭出更嚴厲的制裁。
熟悉中國政情的人士指出,在重大議題上,中國官方是不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而環球時報,卻公然將中共內部的分歧公開。
環球時報表示中國內部對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的不滿情緒在不斷成長,因為中國為推動這項協議做出妥協。之前中方部份貿易談判代表認為,為舒緩美中緊張局勢而做出一些妥協是值得的。但近期川普大肆指控中國隱瞞新冠肺炎疫情,甚至要訂定新法律施壓中國交代疫情始末,已讓負責貿易事務的中國人士感到憤怒。
而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也表達一個極具爭議的看法,就是呼籲中國儘快應該將其現役核彈頭數量提升至與美俄相當的千枚以上水準,意味要中國「秀肌肉」來嚇阻美國。
整體而言,目前中國官方仍以善意對待美中之間的關係,周二(12 日)中國外交部表示美中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利於雙方乃至於全世界,雙方應該秉持平等及相互尊重的原則,共同落實協議。
此外,中國持續以實際行動達成應履行的貿易協議,雖然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3 月份中國執行承諾購買美國產品只達到目標的 44%,但這是受到疫情影響所致。
在解封後,中國已加速履行合約,如中國國營貿易進口商過去兩周訂購逾 100 萬噸大豆,以及中國上周訂購逾 4 萬噸美國豬肉,是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大訂單。
只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12 日)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提出一項《新冠究責法》,建議賦予美國總統權力,對中國實施廣泛性的制裁,以施壓中國如實交代疫情始末。
這項法案將賦予美國總統權力,進行諸如資產凍結、旅遊禁令、簽證撤銷、限制對中資企業放款,禁止中資企業在美上市等一系列制裁措施。該法案若通過是否將使美中關係再度對立,甚至波及貿易協議,將是金融市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