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廣泛報導中國央行即將發行全球首個央行數字貨幣(CBDC),名為數位貨幣 / 電子支付(DCEP)。4 月中,有網路截屏顯示,中國農業銀行正在對央行數字貨幣 DCEP 錢包進行內部測試,而蘇州、深圳、雄安和成都將是 DCEP 首批落地試點城市。
除商業銀行之外,其他參與方如電信公司、協力廠商支付也可能成為仲介機構的選擇之一。這表明,數字貨幣將採取雙層機制,央行擔任貨幣發行方,而商業銀行及支付機構則分銷數位貨幣至電子錢包使用者手上。
在央行數字貨幣發展上,中國央行居於領先地位。中國央行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始於 2014 年,接著央行轄下的數位貨幣研究所於 2016 年成立,研究數位貨幣的應用可能性,當時加密貨幣開始獲得市場廣泛關注。2017 年,央行與幾家商業銀行通過數位商業票據交易來對數位貨幣進行測試。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稱,其他央行也表示對數字貨幣感興趣,中國 2014 年的測試可謂全球先行。
2019 年標誌著另一個里程碑。臉書(Facebook)於 2019 年 6 月宣佈將推出加密貨幣 Libra 。雖然 Libra 仍在早期階段,但私人加密貨幣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同時,這也讓許多央行警醒,加快研究央行數位貨幣的腳步,以支持貨幣體系控制以及維持主權貨幣的吸引力。
2019 年底,中國央行官員正式宣佈數字貨幣準備工作已大致就緒。2020 年一項 DCEP 試點項目正式出臺。中國央行及其附屬機構共申請了將近 80 項數字貨幣專利,而讓數位貨幣在可見的未來發行和流通的立法進程也正在進行中。
中國的 DCEP 是由主權國家發行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貨幣。簡而言之,中國的 DCEP 是實物現金(即硬幣和銀行紙鈔)的數位化形式,也就是流通中的貨幣(M0)的替代品。DCEP 是由中國央行提供信用擔保的法定貨幣,與人民幣 1:1 等值兌換,這明顯不同於比特幣等現有加密貨幣。加密貨幣的主要問題是不被主權國家承認,也不受主權國家監督,導致其價值波動極大。此外,與去中心化和高度波動的加密資產不同,DCEP 不能用於投機。
與 M0 類似,DCEP 不計付利息,由中國央行背書發行,實質上屬於央行負債。DCEP 交易具有可追蹤性,因此可以減輕洗錢和非法融資等紙幣交易的風險,DCEP 在遠程支付中也比現金更為方便。
我們認為 DCEP 綜合了實物現金和加密貨幣的優點。例如,DCEP 擁有加密貨幣的發行 / 存儲成本低、匿名性和可追蹤性的優點,同時又具備法定地位、面值相對穩定等實物現金的優點。與加密貨幣不同的是,DCEP 是一種由主權國家集中發行的貨幣,而非通過挖礦方式發行。
與傳統的電子支付方式相比,DCEP 在「有控制的匿名性」意義上是一種更先進的支付選擇。這包括 DCEP 交易資料由中國人民銀行集中控制,而且僅人民銀行可見,如無用戶的許可,所有其他的交易參與者都不能追蹤底層的 DCEP 使用者或其交易歷史。從這個角度來看,DCEP 具有比電子支付方式更好的使用者隱私保護功能。
最後,DCEP 支持離線點對點付款 / 轉帳,不需要依賴互聯網。而現有的協力廠商支付應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各自的網路平臺上運行,相互之間並不相容。
隨著 DCEP 等央行數位貨幣的重要性逐漸上升,將在貨幣政策、金融系統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三個方面帶來機會,也帶來挑戰:
貨幣政策:DCEP 仍處於試驗階段。鑒於其具有可控匿名性,DCEP 能夠加強對資金流動的監管。這將有助於政府打擊貪污腐敗和洗錢等非法活動。不過,一旦 DCEP 廣泛使用,可能將影響到傳統貨幣政策的執行和傳導。我們認為,中國的 DCEP 是否將被廣泛接納,部分取決於是否支付利息。中國人民銀行似乎對 DCEP 是否支付利息保持開放的立場。不過,我們認為 DCEP 起初可能將不計付利息,以避免減弱銀行的金融仲介功能。
金融服務和金融穩定:金融科技和區塊鏈技術擴大了金融生產力並促進了創新,讓金融體系變得更高效、更方便,而成本更低。DCEP 的推出應進一步推動中國使用數位貨幣。截至 2019 年,移動支付用戶普及率達到 80% 以上,但這些用戶僅占總人口的近 50%。DCEP 無法在短期內改變這種動態,但是那些傾向於可控匿名性或由央行擔保付款(可能在任何平臺上都有效)的人可能有更多理由使用這種貨幣。這表明 DCEP 將吸引協力廠商支付應用程式的新使用者和現有用戶同時使用 DCEP 和其他方式。
不過,包括 CBDC 在內的新電子錢也可能對維持金融穩定帶來挑戰。這些挑戰並不局限於中國,一些議題可能變得對各國央行來說都具有爭議性,例如如何完善現行金融體系、如何協調全球制度、如何強化金融基礎設施以及如何保護隱私和安全性等。
人民幣國際化:DCEP 目前的主要宗旨是成為國內小額交易的主流,但在中國領先的技術和互聯網支付體驗的支援下,它也可能在長期內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2019 年中美爆發貿易衝突以來,中國考慮在現有 SWIFT 體系之外建立跨境人民幣交易網路,以避免潛在的美國制裁風險。DCEP 如果得到廣泛接受和全球使用,將是 SWIFT 的潛在替代選擇,但許多技術問題和國際協調還有待逐步解決。
專欄為個人立場,與鉅亨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