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 Q3 止,上市指數先前最高點發生在 7/28 的 13031 點,仍無法順利攻上,顯見 13000 點整數關卡仍有相當的壓力,但每天看到市場平均交易也都還有 1500 億元以上,市場有不少投資人不因中秋長假效應,持續在股票市場奮戰,由於月線與季線向下交叉,加上 9/25 當周大跌 642 點,周跌幅約 5%,是自 8523 點上漲以來單周最大的跌幅,近期高檔稍遇到較大賣壓,觀察近 2 年當周跌幅逾 3% 以上,除非大跌落在低檔區的位置,否則台股盤勢將至少整理一個月,且當周大跌的高點短期將不易攻克,因此 10 月「高出低接操作」是目前的主要做法,至於離美國總統選舉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當中,未來台股個股操作該如何看?答案要看投資人的屬性。
因為有資金行情,但又有美國總統選舉效應,因此是否要參與這段行情? 或者這段時間如要參與又該如何操作?以下將從三點來扼要來分析:
1. 短線傳產股擔綱強勢角色: 對多數人而言,因為長期觀盤重點在電子股,因此當電子類股沒有很強的走勢時,市場就會量縮,然而 Q3 這段時間以來,雖然台股指數沒再創新高點,但從附表當中可看出,傳產類股這段時間相較台股創新高,這當中又以原物料表現最為強勢,如附表所示,這段期間玻璃陶瓷類股漲勢最強,但應該是落後補漲,所以類股年漲幅才剛呈現正報酬率。這段期間次強是造紙類股,這類股又是今年主要類股當中漲幅最強者,但在台股盤整期仍可維持上攻,未來 10 月是市場關注最重要的類股。
2. 10 月中暫看電子類: 由於蘋果新機即將在 10 月中發表,對於電子類股而言,現階段剛好有長假效應,因此高風險的電子類股當然就不易有發動攻擊的動能,此時類股量縮整理,以待 10 月中旬新產品議題題材發酵,對於只熱愛電子類股的投資人而言,屆時可留意市場何時電子買盤再起?
3. 保守型類型: 如果對於類股輪動快速無法適應者,但又不願意接受低利率的銀行定存報酬率,此時民生型或者內需消費型的類股就可留意,主要是過往 Q4 常是內需消費旺季,加上又有連續假期效應,業者較容易受惠;另外,民生型因日常作息仍會持續進行,不管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為何,每天都不會影響既有的使用,如天然氣或者食品類股,只要指數有拉回,就是可作中長線布局規劃。
整體而言,時序已來到年度最後一個季度,此時選前操作得看個人投資屬性而決定要如何操作,不同的盤勢就會有不同的股票作法,但不管如何,只要用「長期」與「基本面佳」的角度來選股,在明年 GDP 有機會達到 3% 以上的情況,則未來仍有相當高的獲利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