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慢性傷口智慧照護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工研院開發出「慢性傷口智慧照護」裝置結合臺灣資通訊硬體設備以及AI人工智慧軟體技術兩大強項,拿下今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大獎。(圖: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Tag

撰文/張玉圓

長照時代來臨,銀髮族因慢性病引發的傷口,往往受限城鄉醫療資源的落差,難以及時獲得妥善處置。工研院開發的輕量化「慢性傷口智慧照護」裝置,結合彩色、熱感、3D 等感測技術,準確呈現傷口狀況,透過與醫師遠端連線,讓傷口更快獲得適當照護,勇奪 2020 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唉!這傷口怎麼就好不了呢?」88 高齡長期臥床的老奶奶,在醫院居家訪視人員到宅照護,處理褥瘡時,看著護理師一邊測量傷口大小,一邊又轉身忙碌於記錄數據,原本沉默的他也開始訴苦了起來。為了讓傷口獲得妥善處理,醫護人員必須精確測量傷口大小,花費不少時間,老奶奶仍難掩無奈。

在各種醫療議題中,慢性傷口的照護可說是最普遍的。根據國衛院「2019 糖尿病年鑑」的統計,臺灣的糖尿病盛行率飆破 11%,全臺患者高達 230 萬人,成為名符其實的「國病」,其中約 15% 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慢性傷口,加上其他重症及長期臥床病患,慢性傷口的問題在中高齡族群中並不罕見,需要隨時監控並妥善處置,否則將引起發炎、感染,甚至全身性敗血症。

慢性傷口需要時時細心呵護,但國內照護人力嚴重不足,且居家護理師或照護機構第一線人員,大多是內科專業,主要處理氣切管或鼻胃管等,在外科的傷口照護上,經驗相對欠缺。隨著數位科技日益成熟,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遠距、居家新常態,醫療結合科技將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

工研院的「慢性傷口智慧照護」裝置,正因符合遠距醫療的趨勢,同時精準切入慢性傷口照護的痛點,因而拿下素有科技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全球唯一彩色、熱感、3D 感測兼備

肩負傷口照護重任的,是這個約莫手機大小的裝置,護理師只要對著傷口一照,即可偵測皮下 2mm 的溫度及血液循環。若傷口溫度過高,可能代表持續發炎;溫度過低,可能是血液循環不良,兩者都將造成癒合上的困難,醫師可遠距讀取圖資,即時做出判斷,讓近端護理人員進行最佳處置。

此外,每一次利用「慢性傷口智慧照護」裝置拍照產生的圖資,未來可以隨時存取比對,裝置的後台會自動產生趨勢變化圖,讓醫師及護理人員完整了解傷口在一段時間內,究竟是改善還是惡化,作為日後醫療方針的依據。

國際間雖有類似的傷口感測裝置問世,不過工研院的這項裝置是全球唯一同時具備彩色、熱感、3D 感測技術,資料量更充足,系統準確度高達 85% 以上。

傷口照護更精準 優化遠距醫療品質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副經理黎和欣指出,研發階段團隊實際走訪偏鄉,發現不少慢性病患長期臥床無法行動,導致慢性傷口的發生,以往在居家護理時,雖然護理師也會拍照上傳,但照片是平面的、準確度不高;而且大多使用社群軟體傳送,後續在資料整合和病程追蹤上也不容易。

工研院結合臺灣的兩大強項:資通訊硬體設備以及 AI 人工智慧軟體技術,開發出慢性傷口智慧照護裝置,可完美解決上述問題,且這個裝置的另一大亮點是照護「零接觸」,如此一來既可減少病人就醫的不舒服、不方便,也能降低醫病之間感染風險,檢測與照護一次到位,讓醫療照護更「智慧」,病患也能享受更好的醫療品質。

黎和欣表示,團隊在研發期間便參考了醫院等級的先進設備,目的就是讓偏鄉或居家照護的品質能進一步優化,過程也曾遇到不少技術瓶頸,團隊都一一加以克服;也由於影像準確度高,遠近兩端照護人員有更完整的資訊,能及早進行追蹤診療,可讓傷口癒合時間縮短 2 倍以上,治療更有效率。

目前慢性傷口智慧照護裝置及其 AI 分析軟體正在申請醫材許可,工研院發展出的原型機,也將與業者合作進行量產及商用化,預計第一波先推廣至人力不足的各地照護機構;未來再進一步透過醫療院所體系,推動至偏鄉醫院及診所,成為醫病雙方的智慧幫手。

由於影像準確度高,遠近兩端照護人員有更完整的資訊,及早進行追蹤診療,可讓傷口癒合時間縮短 2 倍以上,治療更有效率。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6 期 2020 年 11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