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主要經濟體採取超級激進的刺激措施、壓低收益率和削弱貨幣,突顯出中國主權債券的吸引力,尋求收益率並能有效對沖股市可能下跌的債券投資者紛紛轉向中國。據中債信息網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債殖利率暴跌的帶動下,外資持有的中國國債已激增至 1.79 兆人民幣 (約 2740 億美元)。
花旗集團表示,中國相對寬鬆的寬鬆政策、納入全球債券指數、收益率差異,以及隨著美國公債與股票之間連動性破壞,中國債券的正收益率提供了 60/40 投資組合對沖風險的避風港,預估未來三年內每年將流入 1000 億美元。
花旗集團駐香港的經濟學家 Yangrong Yu 表示,中國人行不太可能跟隨發達國家的央行採取全面貨幣寬鬆政策,鑑於利率差異加劇,外資應該會持續對中國債券的需求。
中國 10 年期公債在今年 4 月一度創下 2.48% 歷史低點後,但隨後在市場對中國企業債務違約的擔憂下走高,上月推升中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創下去年 5 月以來最高,距離 4 月時的低點,漲幅近 90 個基點,使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至 250 個基點,寫下歷史新高。
目前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和中債的利差仍超過 230 個基點,較年初時的 125 個基點大幅擴大。
今年以來,中國國債證明了其作為避險資產的效用,在更廣泛的市場混亂中,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 1-4 月下跌了 60 個基點,儘管美國、歐洲和日本公債殖利率也同步上漲,但目前殖利率均普遍偏低。
相較其他大型亞洲經濟體印尼和印度而言,雙印的債券確實能提供更高的回報率,但在壓力時期,表現仍然脆弱,而且就在中國債券受到全球資金氾濫的追捧時,印度債券卻遭外資出脫了將近 150 億美元。
今年投資保守但仍渴望收益的日本投資人,顯然也青睞中國債券,今年前九個月出售了印度和南美債券,同時減碼東南亞債券,但對中國債券則流入 4200 億日圓 (約 4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