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大廠和碩 (4938-TW) 宣布旗下鎧勝將引資立訊,共同合資金屬機殼業務,創下兩岸蘋果供應鏈最大合作案,觀察蘋果近年供應鏈布局,持續朝「雙軌並行」方式進行調整,扶植中國本土供應鏈,也大舉加速布局印度,讓台廠面臨蘋果光、投資利益下的抉擇考驗。
台廠蘋果供應鏈去年接連大動作調整營運,7 月緯創 (3231-TW) 首先開槍,宣布以人民幣 33 億元 (約新台幣 138 億元) 把旗下昆山 iPhone 組裝廠售予中國立訊集團,機殼廠可成 (2474-TW) 則在 8 月召開重訊,宣布以 14.27 億美元 (約新台幣 419.29 億元) 將泰州廠出售給藍思科技,兩大售廠案凸顯台灣與中國蘋果供應鏈消長。
無獨有偶的是,當緯創宣布將售廠給立訊時,市場就傳出立訊有意再收購金屬機殼廠,點名可成、鎧勝都是立訊積極打造一條龍蘋果供應鏈的選項,不過,隨著藍思搶親後,和碩同月宣布將以 145 億元將鎧勝私有化,打破外界傳聞。
和碩在宣布擬私有化鎧勝的重訊記者會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副董暨鎧勝董事長程建中親上火線,說明私有化目的、考量,程建中當時曾表示,集團整併目的在資源整合、增加營運彈性,未來轉賣設備或各種其他合作可能性都未排除,為和碩與立訊這次合作埋下伏筆。
歷經半年時間,緯創昆山廠、可成泰州廠均完成交割,和碩也在 1 月中提前完成私有化鎧勝,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和碩以重訊方式公告,將現金增資鎧勝孫公司日鎧,並引入立訊以人民幣約 60 億元 (約新台幣 260 億元) 全數認購,屆時日鎧將成為和碩、立訊合資公司,並由立訊主導。
和碩強調,這次合作符合「在地製造、在地供應」趨勢,產業中並非只有競爭也有合作關係,處分資產、應用資源的方式很多種,出售事業體只是選項之一,和碩這次選擇的是「慎選合作對象、繼續積極營運」的路。
全球貿易戰下,觀察蘋果近年供應鏈布局已朝雙軌方式進行,除了大動作要求台廠供應鏈轉往印度設廠外,同時積極扶植中國本土供應鏈,產業人士認為,未來蘋果會將中國內需市場交由立訊、藍思等生產,全球市場則交由鴻海 (2317-TW)、和碩、緯創等在印度生產負責。
從立訊的角度思考,過去一定想過要就地服務中國市場,但隨著近年美中關係緊張、大客戶蘋果壓力下,已經從「想」變成是不得不做,也讓立訊、藍思近期頻頻有大型擴廠、收購計畫。
對台廠而言,過去頂著蘋果光背後,面臨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型設備更新與攤提壓力,如果這一代產品銷量不如預期,又要面臨新一代設備投資,對財務體質、營運包袱將越來越大,加上消費型產品組裝代工毛利本就不高,可能拖垮營運,因此,在利益評估上,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尋找對營運最有利的方式,不論是賣廠或結盟,都已成為台廠蘋果供應鏈最重要的課題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