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大宗商品,近來人氣竄升成為資金追捧焦點,施羅德投信認為,在價格便宜、通膨蠢動、需求增加、低度投資帶動循環,以及美元趨貶的預期心理下,讓大宗商品進入超級循環期。
施羅德投信表示,比起其他產業大宗商品評價相對便宜,1990 年代末期的熊市,市場對商品低度投資,但隨著 2000 年代初期中國的興起,造成商品市場大多頭循環,而在進入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國政府的刺激財政政策、與寬鬆貨幣環境,會對商品市場帶來利多。
其次,為降低疫情對經濟面的衝擊,各國央行去年接連祭出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其速度與規模可說前所未見,而進一步與 2008 年相比,已經實施數兆美元財政擴張,包括直接向家庭與企業提供資金。
事實上,部分國家的財政赤字已經超出 GDP 的 15%,這是自戰時以來從未見過的,而在現有的負債規模下,政府採行放寬通膨目標的政策,在積極財政與貨幣政策的組合下,意味著通膨即將到來,預料將有利於商品市場。
第三、隨著世界開始轉向電動車與再生能源,能源轉型將在未來幾年看到對金屬的需求急遽增加,以銅來說,它主要運用在電動車電池與相關的充電設備所使用的開關上。
第四、低度投資總是在下一輪商品循環之前出現,2013 年到 2000 年主要綜合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資本投資下滑 52%;2012 年到 2020 年期間,銅業的資本支出則下滑 44%。
施羅德投信指出,唯一能夠在這些產業中刺激投資的是價格上漲。即使是只有一半的需求出現,一旦供給不足,就會推升價格並刺激投資。
另外,市場對於美元持續貶值的預期心理也會影響大宗商品走勢,新冠肺炎期間聯準會救市以支撐企業與消費者的財務,已經限制了美元升值,如果聯準會在危機中皆採取無限量供應美元的政策,投資人會轉而尋找更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例如歐元。
施羅德投信指出,美國雙赤字隱憂也助長美元貶勢,預期未來幾年仍會持續;此外,隨著歐洲政府採取更主動的方法來刺激經濟活動,使得歐元實力增強,美元重要的「儲備」貨幣地位可能將減弱。
施羅德投信表示,弱勢美元無疑地對商品有利。雖然大部分的商品是在新興市場生產,但通常以美元計價,而當美元走弱,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就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