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今 (12) 日報導,北美、歐盟擬禁止從新疆進口太陽能多晶矽,由於新疆生產的多晶矽產能在全球比重高達 5 成,未來若確定制裁,全球太陽能多晶矽供給瞬間減半,恐呈現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下游勢必尋求替代產能,台廠達能 (3686-TW) 因與韓廠 OCI 簽訂長約,料源充足,可望直接受惠。
外媒指出,由於新疆具備低成本的燃煤電廠,生產成本符合市場需求,因此逐漸主宰多晶矽市場,包括保利協鑫、大全新、新特與東方希望等,但隨著西方國家出手制裁中國,全球多晶矽市場恐迎來大變革。
業界分析,新疆目前仍占全球 50% 多晶矽產能,其餘 30%、20% 分別位於中國境內、海外地區,海外業者包括美國 Hemlock、德國 Wacker 及南韓 OCI。
達能 2011 年曾與韓廠 OCI 簽訂長約,並在 2018 年取得後續協議,據悉目前合約至 2023 年,料源相對穩定,主要代理高品質多晶矽,再出口至中國矽晶圓大廠,因此若供給出現短缺,下游矽晶圓業者勢必找尋海外業者鞏固料源,達能將有機會分食商機。
業界也認為,由於太陽能產業特性,多晶矽價格必須年年調降,才有助太陽能建置普及化,不過,市場也曾出現價格逆勢上漲,尤其當供給減少時,價格會急速攀升,如同 2020 年保利協鑫因新疆廠爆炸,全球多晶矽產能瞬間減少 4.8 萬噸、約當全球產能 10%,推升當時多晶矽價格飆漲 6 成。
今年初至今也因新疆地區業者進行檢修,多晶矽供給減少,價格持續走揚,據集邦科技數據指出,中國多晶矽價格本周再度上漲 2.78%,全球多晶矽漲幅也達 4.06%。
業界坦言,由於太陽能產業高度依賴新疆地區,將新疆地區剔除供應鏈有一定難度,不過,若是西方國家確定制裁,多晶矽價格勢必節節攀升,非新疆地區的多晶矽產能將成供應焦點,達能在長約護體下,可望成台廠中少數受惠業者。
另外,原先中美晶與國碩等相關廠商也具備太陽能多晶矽晶圓產能,不過在過去太陽能產業景氣黯淡時,各家多逐步淡出相關產品布局,但隨著中國新疆多晶矽產能遭到制裁,台廠是否會重回該產業,引起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