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不過全球新冠疫苗供給量仍偏低,台疫苗廠坦言,疫苗關鍵原物料交期拉長至一年,且價格持續墊高,為滿足未來供給需求,被迫高價搶料,墊高產品生產成本。
據統計,全球共有上百支新冠疫苗正在研發或已上市,疫苗從開發到啟動銷售,關鍵原物料包括玻璃瓶、針劑、針筒等,使用量相當可觀,導致全球疫苗關鍵原物交期從 3-6 個月拉長至一年以上。
目前市面上新冠疫苗多為玻璃瓶裝,單瓶約可施打 6-8 人;玻璃瓶裝優勢在於可快速大量生產、加快接種速度、成本較低等,由於玻璃瓶材質與設計較為特殊、技術含量高,僅有少數歐美製造商可供應。
業界認為,新冠肺炎恐演化成常態性傳染病,歐美等大國更砸大錢向疫苗廠下大單,其中,歐盟大手筆向美國輝瑞與德國 BNT 再簽署疫苗採購協議,2021-2023 年最多購買 18 億劑,是歐盟 5.1 億人口的 3 倍以上,顯示疫苗需求量龐大。
台疫苗廠指出,為滿足各自國內疫苗需求量,不過在原物料供給衡下,疫苗原物料國際搶料競爭激烈,除業者用更高的價格買原物料外,甚至有中國疫苗廠不畏疫情,赴歐美地區包下疫苗針劑充填廠所有產能。
業者坦言,隨著上游原料廠交期拉長,自去年開始已重複下單,且被迫加價搶料、墊高成本,預期未來國產疫苗上市後,為不讓公司作賠本生意,疫苗售價也會適時反映原物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