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 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大舉催化了金融服務業處於關鍵的轉型期,除了數位化的提升,「電子支付」更是這波金融服務轉型的核心,試問家中長輩、身邊友人是否還是很少人使用行動支付,對金融業來說,趁此次疫情,應好好掌握「疫」軍突起的支付變革機會。
台灣去年上半年其實就曾面臨一波疫情困境,對照今年 5 月中旬以來的疫情擴散,當時宛如是一場預演,這一年的「超前部署」是否奏效,真正進入考驗,而這場疫情最明顯的影響是電子支付需求快速攀升,直接接觸客戶端的收付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了降低民眾接觸傳染的風險,銀行紛紛推動「零接觸支付」,這讓台灣去年全年行動支付的交易額突破超過 2400 億元,從 2016 年發展行動支付以來累計金額達 4230 億元,等於光是去年一年,貢獻就超過這 5 年以來的一半,而截至今年第一季,累計金額更已經突破 5000 億元。
台灣的行動支付才發展 5 年多,堪稱只是幼兒階段,雖然從金額上看得到突飛猛進,但是截至去年,行動支付普及率不到 7 成。
這可從身邊親朋好友、長輩至親,是否使用行動支付推論,台灣行動支付要普及仍需加把力,這場疫情肆虐,正是推進的絕佳時機;雖然許多人認為,要推廣行動支付最大罩門是要突破長輩接受度這關,但是,過去長輩們能從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到人人一機在手,且發文、傳 LINE 都難不倒,只要行動支付便利與安全性足夠,長輩要學習也是指日可待。
在此之前,各種產業是否能打造與民眾生活型態流暢接合的支付生態系至關重要,唯有可以使用的場域更貼近老百姓,才能促使消費者更願意使用電子支付,這仍是金融業突破跨產業支付合作的一大課題。
疫情還看不到盡頭,全球數位支付發展勢必要強化,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就認為,疫情艱困,甚至可能加速推動未來 3-5 年的行動支付成長,消費者付款方式越來越朝向無現金,數位支付的加速轉型將為整個支付生態系統創造新的機會;而隨著新的商業模式出現,金融服務業必須重塑支付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