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元件廠大立光 (3008-TW) 法說會今 (8) 日登場,由執行長林恩平主持,大立光第二季匯損高達 12.3 億元,吃掉近 1 個股本,使得 EPS 下滑至 22.07 元,不過,展望第三季,7 月訂單已較 6 月回溫,同時,大立光也將積極布局車用市場。《鉅亨網》整理出本次法說八大重點,讓讀者一文看完快速掌握。
大立光公布第二季財報,毛利率下滑到 60.33%,稅後純益 29.59 億元,季減 44%,年減 40.7%,為 2013 年第三季以來最低 (8 年來),每股純益 22.07 元,上半年累計每股純益 61.69 元,年減 29%。
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大立光匯損金額高達 12.3 億元,將近 1 個股本,相當於侵蝕每股純益 9.17 元。
林恩平指出,由目前接單狀況來看,大立光 7 月出貨將優於 6 月,至於 8 月,部分大客戶已針對新機需求下單,一部分則尚無音訊,未下單的客戶,尚無法判斷是否是因觀望市場,或是終端產品開發進度延誤。
林恩平表示,第二季由於手機客戶考量 IC 缺料,放緩拉貨動能,連帶影響大立光出貨,不過目前已沒有聽到客戶再提起相關問題。
林恩平指出,滿多客戶重視影像品質,要求高規產品,今年下半年還有高階 7P 及 8P 鏡頭產品出貨給新增客戶,年底前不止一家客戶進入量產。
林恩平透露,部分客戶採取高規設計、低規成本,基於成本考量,找上 4、5 家廠商進行比價,由低價者取得訂單,因此,大立光為滿足產能利用率,不排除也會接這類型中低階產品生產訂單。
林恩平表示,目前電動車在內等汽車廠商,多大量採用光學鏡頭於環艙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抬頭顯示器、行車紀錄器等,大立光一開始與大型客戶共同合作車用光學產品,也感受到客戶需求逐步放大,且雙方合作更密切。
對於車用鏡頭組可能需求的模造鏡片生產相關布局,大立光也列入 2023 年完工的新廠設計規劃中。
法人關注大立光是否擴大投入鏡頭所需的 VCM (音圈馬達) 生產?林恩平表示,將 VCM 與鏡片兩個綁在一起做,有助供應鏈生產周期,一起交給模組廠可縮短生產程序,目前對於自有 VCM 來源,是向泛大立光集團內持股 49% 的大陽公司採購,即使現在要擴大 VCM 生產另外租廠房生產,時程上不符合效益,不過已將 VCM 相關生產,納入 2023 年台中新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