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美股雷達:盤前清淡 市場等待Fed 7月會議決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Tag

美股重要看點:

週三 (28 日) 美股期貨盤前表現清淡,市場皆在等待稍後將公布的聯準會 (Fed) 7 月利率決議。

台北時間週四 (29 日) 凌晨 2 時,Fed 將公布 7 月利率決議,市場預期 Fed 將維持利率走廊在 0-0.25% 不變,並維持當前 QE 每月購債 1200 億美元目標不變。

市場聚焦的是,Fed 可能將在本次會議上更進一步討論縮減 QE 購債 (Taper) 的時間表,故估計本次會議仍不會正式放出 Taper 時間表,有可能釋出 Taper 時間表的時點,估計落在 8 月全球央行年會傑克森霍爾 (Jackson Hole)

美股前一交易日漲跌:

  • 道瓊指數下跌 85.79 點,或 0.24%,收 35,058.52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0.84 點,或 0.47%,收 4,401.46 點。
  •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180.14 點,或 1.21%,收 14,660.58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60.95 點,或 1.86%,收 3,215.97 點。

今日重要總經數據:

  • 美國 6 月進出口 (億美元),市場預期 -880,前值為 -881。
  • 上週 EIA 原油庫存增減,市場無預期值,前值為 210.7。

重要個股動態:

1. 蘋果 (AAPL-US)

蘋果週二 (27 日) 美股盤後公布新一季財報數據,獲利幾乎翻倍成長,與營收均締造史上最佳 Q3 成績,5G iPhone 銷售年增近 50%、大中華業績成長 58% 是亮點。

蘋果雖然並未提供下一季財測,但預告供應鏈瓶頸可能影響 iPhone 和 iPad 銷售,且服務需求增幅放緩,可能導致本季營收成長遜於第 3 季。

而蘋果各產品線與去年相比至少成長 12%,iPhone 更交出將近 50% 的驚人成長,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指出,買家不只是想要升級的蘋果用戶,也有很多第一次購買 iPhone 的 Android 顧客,「升級用戶和更換生態系的用戶,都有兩位數成長。」。

庫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晶片短缺,6 月為止一季的業績會更好,庫克說道:「晶片短缺主要影響 Mac 和 iPad。我們原本預測晶片荒導致營收折損 30 億到 40 億美元,但我們緩和了一些影響,實際金額低於預估區間的低檔。」

蘋果第 3 季服務營收成長率從第 2 季的 26.7% 提高到 33%,化解投資人對成長減速的擔憂,不過蘋果財務長梅斯特里 (Luca Maestri) 表示,第 4 季增速可能放慢。

2. 微軟 (MSFT-US)

微軟週二 (27 日) 美股盤後公布 2022 會計年度 Q1 財報,每股盈餘 (EPS) 報 2.17 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 1.92 美元,年增 47%;營收則報 461.5 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 442.4 億美元,年增 21%。

而市場最關注的雲端部門表現依舊亮眼,該部門包括 Azure 公共雲、Windows Server、SQL Server、Visual Studio、GitHub 和諮詢服務,營收總計為 173.8 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 163.3 億美元,年增 30%。

雲端部門業務當中 Azure 營收成長 51%,超越分析師先前估計的 45.3% 成長率,但微軟沒有公布 Azure 具體營收。

3.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周二(27 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在消費者線上活動增加與數位廣告成長的推動下,營收首次突破 600 億美元,獲利也遠勝市場預期。

Alphabet 第二季營收年增 62% 至 618.8 億美元,獲利猛增 166% 至 185.25 億美元,也超越今年第 2 季寫下的 179 億美元紀錄,兩者皆高於市場預期,並改寫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營業利益率從去年同期的 17% 提高至 31%。

財報顯示,第二季廣告營收達到 504.4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69%。YouTube 營收年增 83% 至 70 億美元,接近 Netflix 第二季 73.4 億美元的營收。

Alphabet 財務長 Ruth Porat 表示,第二季強勁的營收反映消費者線上活動增加,且廣告客戶支出成長。

目前為止零售業是廣告收入成長的最大推動力,此外旅遊、金融服務、媒體、娛樂業也正逐漸成長。

執行長 Pichai 表示,YouTube 是公司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者服務,美國 YouTube 每月有超過 1.2 億人觀看,較去年的 1 億人增加。

Alphabet 未提供財測數字,財務長 Ruth Porat 表示,帶動第三季營收的力量將減弱,隨著市場重新開放,現在預測長期成長趨勢還為時過早,特別是考慮到新冠病例數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