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20) 日透露,接下來在在歐洲、印度以及南美等地,都有設立電動車工廠的規劃。
劉揚偉表示,歐洲進度較快,規劃間接與德國車廠合作;再來則是印度、南美等地,墨西哥也在考量內,都將採營運本地化 BOL(Build-Operate Localize) 創新模式,以全球區域化製造布局貼近市場商機;而鴻海目前已在中國、泰國有相關合資案,也在美國購買廠房。
劉揚偉認為,目前電動車發展趨勢明確,以歷史來看,每當全體人類將資源投向某個領域、方向時,就會一直推進技術的進步;以半導體為例,科學家都在看摩爾定律何時會停止,未來電動車也將以相同軌跡推進,直到碰上物理極限。
他指出,目前全球燃油車數量約有 1 億輛,但電動車只有 500 多萬輛,規模比重仍低,但預估到 2025 年,全球電動車規模可達 2000 萬輛,以每台 3 萬美元產值推估,產業規模可達 6000 億美元,且目前看來商機可望提前 1 年,在 2024 年就會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