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落幕的 G20 領袖會議,針對碳排放僅承諾要採取行動,並未設定具體目標,令外界期望落空,將大量的氣候及碳排難題,留給本周登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
G20 在峰會發表的最終公報中,承諾落實全球平均氣溫增加不超過攝氏 1.5 度的目標,並採取有意義和有效的措施,但並未針對實現淨零碳排放設定具體目標,只提及在「本世紀中葉前後」淨零,而不是如社會運動人士或峰會主辦國義大利所期望,設定明確的 2050 年為期限。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將目標期限訂於 2060 年,而印度、俄羅斯也未承諾在 2050 年期限內完成。
此外,G20 也承諾停止資助海外煤電,但沒有設定在各國內逐步淘汰煤電的時間表,並淡化了減少甲烷排放的承諾的措辭。
G20 經濟體占全球碳排量近八成,永續發展倡議組織全球公民 (Global Citizen) 副總裁 Friederike Roder 痛批,「這是 G20 身為最大排放國負起責任的時刻,但我們只看到做半套,看不見具體的緊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