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玉圓
全球各國疫苗覆蓋率逐步增加,人們開始走出家門,近兩年爆發的居家運動商機,是否因此退燒,頗令市場關注。事實上,根據運動科技調查機構 SportsTech X 的統計,今年 1 到 6 月,全球創投對運動科技的投資金額高達 50 億美元,超越去年全年的 34.4 億美元,也比過去 5 年任一年度的金額更高。僅今年上半年,全球「獨角獸級」(億美元)的新創投資案即達 14 件,比去年全年的 10 件、2018 年的 11 件還多。
我國體育用品業產值也傳捷報。根據經濟部統計,2020 年體育用品產值達 598 億元,連續 5 年創歷史新高;受惠歐美健身需求成長,今年上半年出口額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1 倍以上,為過去 10 年來最大增長。估計 2021 年全年產值可望突破 600 億元。
面對愈來愈大的市場,臺灣該如何掌握相關商機?工研院中分院執行長黃新鉗指出,中臺灣的運動器材聚落,自 1970 年代發展至今,現已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運動器材製造、品牌重鎮。「目前全國登記在案的運動器材廠商,中部地區占了 53%,其中臺中為 34%,彰化為 15%,可見聚落效應之強。」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運動休閒模式轉變,運動器材廠商也加速創新,積極朝數位化、科技化轉型:國內資通訊(ICT)大廠搶攻智慧手錶及穿戴裝置,中臺灣的硬體製造廠商則走向服務加值,工研院的跨領域技術及整合能量,恰能提供業者升級所需的協助。
「我們扮演橋接者的角色,串連硬體、服務、科技、運動科學理論,這種跨領域的整合工作,最適合由工研院來做。」黃新鉗說,「例如,以工研院開發的肌力檢測裝置為例,原本販售運動器材的店家和消費者的關係,是賣出一部器材,等到故障維修才會聯繫;但若能使用此裝置,就有了檢測服務,可吸引客人定期回流,檢視其運動成效及未來需要加強的部分,廠商也將可從單純的製造與販售,演變為服務提供者甚至是教練的角色。」黃新鉗說,這不止讓廠商升級,也可促進客戶的黏著度和忠誠度。
工研院中分院設計創新組組長黃天佑也指出,國際創投對運動科技的投資金額今年續創新高,顯示整個市場的浪頭正要出現,臺灣在運動產業不論是健身器材、單車、鞋子、機能布料等,都有製造優勢,若能導入智慧元素,例如連網功能,就能展現不同的價值。
但以往擅長 B2B 模式的國內業者,面對快速成長的 B2C 市場,該如何調整腳步,成功搶攻運動科技商機?黃天佑認為,最重要的是「使用者導向」及「領域知識」(Domain Know-how),他指出,「市場的分類有很多種,廠商可先鎖定大方向如棒球、爬山、健身,再決定要投入大眾、利基、或專業市場,」黃天佑說,這其實是「降規」的概念,許多創新科技及應用,過去是軍方開始研發,對精準度的要求較高,隨後才發展職業運動員使用的版本,最後稍微調降規格,例如感測精度從 mm 降至 cm,成本即可大幅下降,導入大眾市場,一般人也能使用。
其他市場區分的方式還包括:運動的「前、中、後」階段,例如訓練前的運動科技、比賽中的感測及計量技術、以及運動後的資訊分析。另外就是創投慣用的市場分類法,例如選手訓練、粉絲體驗、賽事經營等不同市場。黃天佑說,「有了清楚的市場區隔,廠商就能找出自己的定位、檢討本身具備的技術能量、以及真正想投入的客群。」
舉例來說,工研院開發的「個人化高爾夫球智慧分析系統」就是很好的例子。研發團隊針對不同使用情境,開發出兩種版本,一是線上/雲端版,使用者在家揮桿將影像上傳,即可得到系統反饋,了解揮桿姿勢是否正確;一是實體單機版,可建置於球場或練習場,作為業者的加值服務,提供玩家姿勢偵測,提升訓練成效。
運動科技商機是否將隨疫情消退?黃天佑認為,這點倒不用擔心。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在「2021 全球健身運動調查報告」中指出,線上及虛擬訓練的人口大量增加,「市場的餅已經擴大,原本不運動的人也加入運動行列;疫情過後,這些新增人口仍有相當比例維持居家運動習慣,至於戶外運動,大家已經期待很久,一旦疫情降級解封,爆發性的成長應是可以預期的。」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56 期 2021 年 10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