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蘋果 (AAPL-US) 正在開發自家的支付處理技術,盼擺脫對現有合作夥伴的依賴,強化未來金融產品陣容。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最新開發項目囊括多項金融活動,包含支付處理、貸款風險評估、詐騙分析、信用審查與糾紛處理等客戶服務,該項目的一部分被內部員工稱作「Breakout」,即強調脫離現有金融體系的概念。
藉由最新項目,蘋果希望能開發出自己的處理系統,取代現有合作夥伴 CoreCard,打造出可計算利息、紅利、交易批准、向信用機構回報資料等功能,以及根據風險評估接受或拒絕用戶申請、確定與提高信用額度,或是處理交易歷史的工具。
目前 Apple Card 以 CoreCard 作為核心處理方,負責監督將交易細節傳送到銀行並獲得批准的過程,並仰賴高盛作為貸款、信用審查與交易歷史紀錄等服務的處理商。
若加上現有金融產品與服務陣容,像是 Apple Card、電子錢包、點對點支付服務 Apple Pay Cash 等,蘋果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影響力恐不容小覷。
蘋果拒絕對報導發表評論。消息傳出後,蘋果主要合作夥伴 CoreCard(CCRD-US) 和 Green Dot(GDOT-US) 周三盤中走低 ,分別收跌 12% 和 5%,高盛 (GS-US) 也跌 1.2%。
目前全球有 70 多個國家或地區支援 Apple Pay 服務,但由於現有合作夥伴 CoreCard 和 Green Dot 只專注在美國業務,限制 Apple Pay Cash、Apple Card 等產品進入全球市場的能力。
對蘋果來說,推出更多金融服務,不僅有機會增加用戶使用 iPhone 的時間,幫助賺取更多利息和交易費用收入,還有機會將更多金融產品或服務推向全球市場。
根據彭博報導,只要技術開發成功,蘋果內部取名為「Apple Pay Later」的先買後付功能,可望成為第一個採用蘋果新系統的服務。
上述功能將具有兩種付款選項,像是用於短期付款、沒有利息的「Apple Pay in 4」,與用於長期付款、有利息的「Apple Pay」。
據了解,蘋果考慮以內部技術支援 Apple Pay in 4,但長期付款選項 Apple Pay 仍打算繼續和高盛合作,或是開放讓其他銀行加入,推出不同利率和付款期限的付款計畫。
根據報導,目前蘋果在研發上已有所斬獲,但仍面臨一些挑戰,最終的推出時間可能延後,蘋果也可能繼續和現有夥伴合作,但後者機率不太高。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