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台灣太陽光電產業正蓬勃發展,但模組製造業隱憂卻逐步浮現,今年首季隨著第三地模組陸續進口,進口總額已超越過去四年合計,不僅等同幫中國業者「解套」,也恐進一步衝擊模組業,因此業界期望藉由「有計畫性的調整費率周期」、「第三地模組適用費率」,用兩大方案解決現況。
業界表示,從根本來看,現今太陽光電案場售給台電的躉購費率,皆是以國內面板製造等成本按公式下去計算,若第三地模組也採用同套躉購費率,恐是拿台灣人民的納稅錢去補貼中國洗產地模組。
對於去年底模組大缺貨,業界直言,主要是能源局突宣布調高躉購費率,刺激全年安裝量,導致各家搶在當時併網,因此產業期望能藉由以季度為單位,有規律且彈性的周期討論躉購費率調整,不僅有助下游系統商對模組拉貨,也有助模組業進行計畫性擴產,共同朝目標邁進。
再者,台灣模組業過去受惠國家政策保護才得以存活,也在走過虧損陰霾後,紛紛擴大投資產線,期望滿足現今市場所需,不過,政府現今一方面鼓勵民間投資,另一方面卻開放第三地模組進口,政策如雙頭馬車般,產業也無所適從。
業界坦言,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第三地模組,人力製造成本僅為台灣的八分之一,成本極具優勢,即便進口須加上航運等因素,現今台灣、中國模組每瓦平均價格分別為 45、35 美分,雙方差距仍高達約 29%。
尤其,政府先前立意保護台灣模組製造業,讓採用台廠模組的案場,躉購費率可額外加成 6%,不過,在台廠、第三季模組價格落差高達 29% 下,第三地模組因可帶來更豐厚的獲利,也成為部分業主的優先選擇。
至於開放第三地模組,業界直言並非不可,如發電自用的業主,因不適用躉購費率,採用台灣模組的吸引力較低,但若是售給台電的案場,第三地模組就須在考量其成本下,計算出適用於第三地模組的躉購費率。
業界認為,若台模組廠再度面臨低價競爭,營運勢必再度轉虧,屆時將沒有資金再投入新技術,又會再度落後中國,形成惡性循環,對第三地模組的依賴越趨加深,也讓台灣能源轉型蒙上一層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