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 (Nikkei Asia) 報導,包括台積電、鴻海在內,台灣科技業者正積極與日本車商結盟,希望找到自行生產電動車的捷徑。
雖然台灣汽車市場只有日本不到十之之一大,難以吸引大型業者進駐,但台積電 (2330-TW)、鴻海 (2317-TW) 等公司放眼更大的日本市場,以汲取技術及知識。
鴻海在周二 (31 日) 的股東會中宣告,電動車年營收將在三年內達到新台幣 1 兆元,預估到 2025 年,電動車生產規模可達一年 50 萬至 75 萬輛,屆時市占率達 5%。
電動車是鴻海明年重頭戲,目前已和 2360 家供應商合作,其中將近 100 家畏在日本,包括日本電產 (Nidec)。鴻海和日本電產去年傳出洽商在台成立合資公司。
聯電 (2303-TW)4 月宣布和豐田集團旗下日本電裝 (Denso) 合作生產車用功率半導體,由電裝設計晶片,再交給聯電日本子公司量產。
此外,電裝在 2 月入股台積電熊本廠 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JASM) 並取得少數股權,雙方合作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晶片。
報導指出,這些結盟顯示,台灣業者有了過去的成功合作經驗後,以日本為跳板擴大規模。一些日本觀察家擔心日本企業在汽車產業的地位可能被台灣業者超越或取代,表示日本業者對與中國企業的合併一向很謹慎,但對台灣卻少了這種警覺性。
一名跨國併購專家說:「日本企業永遠不該把先進技術拱手送給他人。如果要合作,應該和對方共享獲利,而非分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