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漲價、晶片供不應求、晶片供應過剩。在利多、利多與各地投資建廠消息穿插下,全球晶片股正在下跌,讓許多投資者大惑不解。
《Quartz》科技類作者 Nicolás Rivero 近日發文指出,諸多晶片業的消息困惑了讀者,這主要原因,是目前有多類型的晶片,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構建,而各自的供應鏈狀況混亂。
例如,用於控制汽車和洗碗機等基本機械功能的老一代晶片,是使用 2000 年代以來一直存在的設備製造的,而在最新的智慧手機和電腦中運行的高階晶片,則需要最精密的製造儀器。
Rivero 表示,一些類型晶片的產量已經增長到足以滿足需求,而部分類型的晶片製造仍在迎頭趕上。不過整體而言,晶片短缺的狀況正在緩解。
整體來看,全球晶片產量整體上升,由台積電 (2330-TW) 與三星電子積極的擴廠計畫,就足以說明。此外,美中也將此視為戰場,中國自 2014 年以來,已投資約 500 億美元來支援國內晶片生產,而美國立法者正準備提供 520 億美元的補貼和激勵措施。
而據南韓統計廳數據,南韓 5 月晶片庫存激增逾 50%,寫下逾四年來最大增幅,南韓是全球最大記憶體晶片供應國,而記憶體晶片可應用於智慧手機、筆電、汽車等各大產業。
美光科技 (MU-US) 最新的警告,更能凸顯這一發展情況。公司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表示,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中使用的高科技記憶體晶片即將出現過剩,並預測,這兩個類別的晶片銷量今年均將下降 10%。
與此同時,汽車製造商抱怨他們仍然無法找到足夠的低技術晶片,來保持其裝配線正常運作。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 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 最新報告,他們預測,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車製造商將因缺少晶片減產 331 萬輛汽車。
《經濟學人》在近期的報導中,也以三星及美光的庫存報告為例,認為過去一年晶片製造的飛速成長,如今已轉為超大規模的蕭條,使得疫情期間收獲最豐的晶片股投資,如今已經成為最賠錢的標的之一。
這表明晶片業的榮景衰退,如今已成為市場聚焦所在。上個月,研究公司 Omdia 警告,半導體市場似乎正在趨於平緩,因為其數據表明,在連續 5 季創紀錄的營收和需求持續增長之後,半導體市場在 2022 年第一季回到了穩定水準。
在此之前,IDC 指出,他們預計製造晶片所需的後端材料供應問題,將導致短缺持續到 2023 年初,儘管他們仍然預測晶片製造商的收入將是豐收的一年。
金融服務機構 Jefferies Group 分析師預計,由於通膨急劇上升、PC 等領域終端用戶需求放緩,以及公司先前囤積零組件,半導體行業將在今年下半年或 2023 年初面臨庫存調整。
今年早些時候,Gartner 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副總裁 Richard Gordon 警告,半導體市場已達巔峰,隨時可能回調。
他表示,半導體的經典高峰已過,在晶片短缺、價格上漲、庫存增加,帶來 2021 年創紀錄的增長與營收之後,由於這是個周期性的市場,在短缺緩解之後,將進入下行周期。
Gordon 認為,下行周期可能由今年下半年開始,並且肯定會影響 2023 年和 2024 年。他預測,下一個上升周期會由 2025 / 2026 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