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 (AMZN-US) 周四 (28 日) 公布第二季營收優於預期,且財測樂觀,激勵盤後股價漲逾 13%。
近時確認,亞馬遜周四上漲 1.31 美元或 1.08%,盤後大漲 16.60 美元或 13.58%,報每股 138.88 美元。
亞馬遜第二季再度虧損,但營收年增 7% 且高於預期,有別於周四之前微軟等大型科技同業令人失望的業績結果。
後疫情時期,電商需求持續冷卻,亞馬遜核心電商業務持續受影響,其線上商店業務較去年同期下降 4%,實體店銷售則較去年同期持續反彈,成長 12%。
亞馬遜雲端業務持續火燙,AWS 銷售額年增 33%,優於華爾街預期,且 AWS 營業利益達 57 億美元,不僅是亞馬遜所有獲利來源,還多出一些。然而,AWS 年增率較前季 37% 下滑。
儘管亞馬遜的大部分營收仍然依賴於零售,但 AWS 是該公司的利潤引擎,並且隨著經濟放緩和消費者支出增加,AWS 是重要的多元化營收來源。然而,即使是高科技市場領域,客戶購買行為也正在變化。
本周稍早,Alphabet 和微軟 (MSFT-US) 也公布雲端運算事業的成長放緩。微軟的 Azure 營收成長 40%,而谷歌雲端營收年增 36%。
第二季網路廣告產業黯淡,但亞馬遜的廣告業務卻是當季亮點,顯示亞馬遜該成長最快的業務正奪得更多市佔率。
在亞馬遜廣告營收年增 18% 之際,臉書平台 (META-US) 的營收卻有史以來的首次下滑,並預測第三季再次下滑;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的廣告成長放緩至 12%,YouTube 也自去年同期 84% 的成長率劇烈萎縮至 4.8%。
亞馬遜一直在對抗成本上升,因為當年在疫情趨動下,亞馬遜擴張導致人力過多、倉庫容量過多。
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 表示:「儘管燃料、能源和運輸成本方面的通膨壓力持續存在,但我們上季在可控制的成本方面取得進展,尤其是改善我們交貨網絡的生產力。」
經過疫情大流行期間人力翻升一倍後,亞馬遜截至第二季末裁員 9.9 萬人,員工數降至 152 萬人。
由於電動車廠 Rivian (RIVN-US) 第二季股價暴跌 49%,大股東亞馬遜因此認列虧損 39 億美元,使其今年迄今投資總損失達到 115 億美元。
由於對 Rivian 的持股價值減記,亞馬遜第二季整體虧損 20 億美元。分析師對 EPS 的估計差異很大,因此很難將實際結果與共識數字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