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等待關鍵通膨數據之際,Nvidia 第二季初步財報慘烈,科技股賣壓湧出,美國參議院上週通過《通膨削減法案》,推動潔淨能源概念股走升,
政經方面,投資人現在等待週三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預計 7 月 CPI 年率將由 6 月的 9.1% 高點,略降至 8.7%。華爾街將評估聯準會累積緊縮政策的效果,同時尋找聯準會後續升息行動的線索。
紐約聯準銀行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 7 月份、未來 1 年和 3 年的通膨預期預期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最近汽油價格下滑的影響。
美國聯邦參議院於上週末通過民主黨提出的《通膨削減法案》,這項規模 4,370 億美元的法案,將用以對抗氣候變遷、降低處方藥價、對企業加稅等三大環節。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預定週二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在內的提案以完成立法,此前晶片製造商格芯、半導體製造設備商應用材料,以及汽車製造商福特、通用汽車的高層週一與美國官員舉行閉門峰會,討論政府投資半導體的計畫。
地緣政治方面,中國「圍台軍演」原本預計 7 日中午 12 點結束,但中國突然宣布延長軍演,而且結束時間未明。台灣外交部強調,面對中國藉故製造軍事恫嚇,台灣絕對不會畏懼退縮,會更堅定捍衛主權、國家安全與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目前有全球 40 國的行政部門、50 國及歐洲議會逾 300 位國會議員連日強烈譴責中國破壞台海現狀行徑。美國總統拜登相信中國不會在軍演之外升級,但對中國行徑表達憂慮。
美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稱,中國顯然企圖用「切香腸」策略改變台海現狀,藉此脅迫台灣、脅迫國際社會,美軍會持續在公海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執行任務,包括台灣海峽。
新冠肺炎 (COVID-19)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截稿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數據指出,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5.85 億例,死亡數突破 641 萬例。全球 184 個國家 / 地區接種超過 124 億劑疫苗。
科技五大天王僅 Meta 獨強。蘋果 (AAPL-US) 跌 0.29%;Meta (META-US) 上漲 1.88%;Alphabet (GOOGL-US) 跌 0.14%;亞馬遜 (AMZN-US) 下跌 0.99%;微軟 (MSFT-US) 下跌 0.92%。
台股 ADR 以台積電表現最差。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2.05%;日月光 ADR (ASX-US) 跌 0.33%;聯電 ADR (UMC-US) 下跌 1.44%;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39%。
輝達 (Nvidia)(NVDA-US) 下跌 6.30% 至每股 177.93 美元。輝達公布第二季初步財報營收為 67 億美元,遠低於最初預期的 81 億美元,這主因是遊戲產品營收遜於預期。
蘋果傳出將辦兩場秋季發表會,9 月上旬發表新款手機發布會,10 月舉行第二場產品發表會,推出新 iPad 和 Mac 產品,另外,供應鏈消息指出,蘋果將 iPhone 14 系列的手機初期備貨量由 9000 萬台增加 5% 至 9500 萬台。蘋果 (AAPL-US) 隨大盤下跌 0.29% 至每股 164.87 美元。
全球 IC 設計龍頭高通 (QCOM-US) 下跌 1.60% 至每股 147.81 美元。高通與晶圓代工大廠格芯週一簽署一項協議,將延長現有的 5G 接收器、Wi-Fi、汽車與物聯網 (IoT) 連接的晶片長期製造協議期限至 2028 年。
美國大數據服務公司 Palantir(PLTR-US) 暴跌 14.24% 至每股 9.82 美元。Palantir 2022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營收年增 26% 至 4.73 美元,經調整後每股虧損 0.01 美元,下調全年營收預期。
傢俱與家居用品連鎖店 Bed Bath & Beyond (BBBY-US) 猛漲 39.83% 至每股 11.41 美元,延續第 9 個交易日升幅。迷因股「軋空行情」再起,在法人大舉放空下,Bed Bath & Beyond 成為週一 WallStreetBets 網路討論板上搜尋聲量最高,散戶抱團狂買助瀾,該股創下歷史天量。
波音 (BA-US) 上漲 0.52% 至每股 165.89 美元。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批准波音的 787 夢幻客機 (787 dreamliner) 將在幾天內恢復交機。
LPL Financial 首席經濟學家 Jeffrey Roach 表示:「上個月就業市場的強勁增長,應該會進一步支持美國目前並未陷入衰退的看法。非農就業數據的大幅增長令人意外,並可能讓人們相信,美國經濟需要聯準會下次會議上再次升息 3 碼,現在市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通膨數據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Mike Wilson 預期美股熊市反彈已結束,雖然消費者價格仍在快速上漲,但生產者價格卻以兩倍的速度上漲,由於持續的成本壓力和需求下降,預期 2023 年利潤率擴大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高盛美股策略師 David Kostin 也表示,成本增加將削弱明年的利潤率,預測儘管營收持續成長,但速度將放緩。
數字皆為截稿前更新,請依照實際報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