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台海風雲起 迫使跨國企業重估中國風險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Tag

本月北京史無前例發動一系列「鎖台」演習後,美國、歐洲、日本等地跨國公司正加快腳步,擬定因應美中軍事衝突的應變計畫,凸顯在中國的投資人,不再認為共軍犯台是機率偏低的「黑天鵝」事件。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企業正在思考許多情況 … 萬一發生戰爭,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關閉在中國的業務嗎?我們如何才能維持業務,並克服潛在封鎖?」

伍德克表示,「這個總是在沸騰的小島 … 突然之間,許多總部都認為台灣將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本月台海風雲又起前,在中國活躍的跨國公司,面臨的商譽風險愈來愈高,也遇到來自華府及其盟友的壓力,他們要求跨國企業分散佈局,撤出中國市場。

商界領袖表示,外商沒外流,凸顯這個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和最重要製造基地難以取代。不過,一些美商考慮將部分業務遷出中國。

日經新聞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 (AAPL-US) 正在討論首度在越南生產智慧手錶 Apple Watch 和筆電 MacBook,顯示在蘋果尋求將產線移出中國之際,越南可望再度受惠。

三名消息人士表示,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 (002475-CN) 與鴻海集團 (2317-TW) 已開始在越南北部試產 Apple Watch,目標是首度在中國以外地區製造這項裝置。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說,對許多擁有全球供應鏈的美國製造商而言,台灣危機加劇中美關係惡化的衝擊,迫使他們認真考慮在其他國家建廠。

鄭藝表示,業界流行構想是「中國 + 1」,甚至是「中國 + 2」,這意味中國仍是製造業主要基地,但企業有一個東南亞替代方案,以防萬一。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美商高層主管則強調,應急計畫並非「反中」,而是審慎因應現實,以及軍事衝突風險升高的潛在災難性後果。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周三說,若民進黨當局繼續悖逆大勢,支持台獨頑固份子挑釁,甚至頑抗到底,北京將採取進一步必要措施,堅決挫敗任何分裂國家的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