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怡如
氫能被視為達到 2050 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能源之一,臺灣產業也積極布局。工研院「臺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發布之際,也邀請中油、中鋼、台電、聯華神通集團等產業領袖,針對產業布局與臺灣氫能發展提出建言,盼能集結產業之力,協助臺灣走向氫能新時代。
早在 2、3 年前,中油就提出轉型的 6 字箴言──優油、減碳、潔能,其中潔淨能源包括氫能、地熱、太陽光電、海洋能、離岸風電等,中油把重點放在氫能,因為量體較大,才有辦法讓中油轉型,長期而言,經濟部也期許中油能扮演臺灣未來的氫能供應者。
在氫能發展上,目前中油和工研院有 3 項合作計畫,首先是載具,如低溫型的燃料電池、儲氫氣瓶。其次是工業應用,也就是碳捕捉再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CCU),預計今年底將碳捕捉相關設備建置完成。
第三個是發電部分,未來氫能發電占的比重較大。中油本身就是灰氫製造者,煉油廠裡到處都是天然氣,透過蒸氣重組產生灰氫,與工研院合作 CCU 或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後,就能變成藍氫,未來再透過再生能源電解水產氫的方式提供綠氫。
加氫站也是中油在整個氫能布局中的一環,中油本來就有加瓦斯的加氣站,先以此來作為廠址的選擇考量,希望在 2023 年底前打造臺灣第一座移動式加氫站,為臺灣氫能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談到 2050 淨零排放,是很挑戰的。既要用電、又要環保,且要低碳排,工研院努力以技術應用的角度來看這個難題,產業界也要一起動員來思考這件事。
氫能的困難之處在於,想要產生綠氫,必須電解產氫,過程需要使用很多的電,產出的氫氣再拿去發電。因此思考是否該用漸進的方式,雖然現在大力推動綠氫,但到 2050 年還有一段時間,應該要想想其中的作法;未來氫氣若要仰賴進口,成本也相當高昂,這是必須考量的。
目前臺灣相關單位已訂定在 2025 年,天然氣發電占比將達 50%,因此不妨先從天然氣著手。未來要用氫能的話,可先從藍氫開始,而從應用面來講,臺灣運輸部門的碳排占比高達 40%,可思考從運輸減碳做起,比如推出氫能電動車的相關應用。
臺灣想要大力發展氫能,但目前國內還未有相關規範,不是訂得緊或鬆的問題,而是還沒有著手訂定,不管是加氫站或進口法規等,皆是目前臺灣最需要緊急處理的事,希望各界能多花時間一起討論。
碳中和時代來臨,節能減碳是一個無法迴避的挑戰,既然是挑戰,我們也能從中找到商機。像是和工研院合作,投入鋼化聯產,運用碳捕捉技術,捕捉中鋼高爐和轉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後,輸送給鄰近的化工廠,利用工研院開發的技術,將其製造成甲醇跟甲烷等化學品,今年 9 月中鋼將完成第一階段的鋼化聯產,預估未來年產值將高達新臺幣 800 億元。中鋼也和成大、臺大、清大等學校,以及 22 位國內外學者專家合作,包括日本和澳洲的專家,成立「氫能冶金研究中心」,集結各方所長,共同投入減碳技術研究。
在淨零排放的路徑上,台電當然不能缺席。以整個布局時序來看,今年 4 月,台電和西門子簽訂了氫氣混燒技術合作備忘錄(MOU),4 月到 6 月已進行相關行政程序,預計在 2025 年時,台電的西門子天然氣機組將混燒氫氣,混燒比例達 5%,目的是要取得西門子的混氫燃燒技術及數據收集,以及評估氫能混燒的可行性,預計到 2040 年混燒比例將會提升至 20%。
針對燃煤機組部分,台電和日本三菱重工規劃於 2022 年底前簽署氨氣混燒技術合作備忘錄,預計於 2030 年擇定林口發電廠 1 部燃煤機組進行示範混燒 5% 的氨氣。未來隨著技術成熟,再搭配二氧化碳捕捉及封存,天然氣機組將全面燃燒氫氣、燃煤機組全面燃燒氨氣,進而達到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65 期 2022 年 8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