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鑒於天然氣短缺,亞洲比往年提早囤積各種燃油,為冬季發電需求做準備,把減排議題擱置在一旁。
根據能源智庫 Vortexa,日本 8 月燃油進口量增至四年高點,預料接下來幾個月也會維持在高點。台灣和孟加拉 8 月的燃油採購量,也達到去年同期的兩倍。
燃油通常用於船隻發動,但因為天然氣短缺、價格飆漲,因此即使儘管各國有實現淨零碳排的壓力,仍成為當地電力公司偏好的替代選項。
Vortexa 資深燃油分析師 Roslan Khasawneh 說:「日本燃油進口未來幾個月預估仍強勁。其他有火力發電產能的亞洲國家,如台灣、南韓、巴基斯坦,至少也會保持目前向海外的採購水準。」
電力公司不只增加燃油進口,也沿用老舊的燃煤發電廠,一些亞洲國家也比過去更願意接受核能。
Khasawneh 表示,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氣進口國,在限制對俄採購之後,對燃油等替代選項的進口需求自然增加。
北亞國家因為廢棄排放規定較嚴格,通常會在 11 月到 2 月冬季期間採購較乾淨、含硫量較低的燃料油,南亞國家則在夏季空調需求高漲的時候,買進含硫量較高的燃料油。這兩種燃料油今年價格比以往更具吸引力,一部分原因是俄國增加出口。
也因為過去一年來的燃料短缺,亞洲國家、尤其是北亞國家被迫重新評估近年逐步淘汰燃油發電廠的作法。
較富裕的北亞國家紛紛以燃油作為天然氣替代品之際,一向被排除在天然氣市場以外的南亞國家,需要尋找更「骯髒」的替代選項,避免供電問題惡化。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環保考量現階段都被暫時擺在一旁,凸顯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對全球氣候行動造成的衝擊。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的亞洲油市分析師 JY Lim 說:「亞洲在發電方面的燃油需求至少到 2023 年年初,都能因為液化天然氣 (LNG) 居高不下的價格當中獲得支撐。」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