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元來襲 南韓四大財團在美支出計畫恐面臨阻力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Tag

為了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推動的「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南韓大財團紛紛承諾對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但考慮到美元近期表現超級強勢,韓企能否如預期兌現承諾,仍存在不確定性。

三星此前宣布投入 170 億美元在美國德州泰勒市設立晶圓廠,預估 2024 年下半年量產,SK 集團也在 7 月承諾投資 290 億美元,在美國發展半導體、綠能、動力電池和生物技術等項目,現代汽車則誓言在美國投資 105 億美元,設立電動車和電池工廠,並關注自動駕駛、城市空中交通等領域。

雖然 LG 集團沒有像上述公司一樣,以集團名義提出在美國的投資計畫,但旗下 LG Energy Solution 正聯手本田汽車 (Honda) 和通用汽車 (GM),在美國建立電動車電池新廠。

根據計算,南韓四大財團在美國的資本支出計畫共計約 560 億美元。

雖然這些頂尖企業有能力取得資金,投入美國戰略產業,但今年聯準會 (Fed) 升息和強勢美元帶動融資成本上升,加上拜登的「購買美國貨」法案墊高成本,南韓企業的支出計畫難免受到影響,SK 集團會長崔泰源日前便坦承,因美元升值導致成本增加,海外支出計畫變得窒礙難行。

在 Fed 升息 3 碼並暗示未來將進一步收緊政策後,韓元兌美元周四 (22 日) 貶破 1400 大關,創 13 年新低,由於本國貨幣走貶將使進口成本增加,韓企獲利空間恐遭壓縮。

根據南韓國際貿易協會 (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 數據,韓元每貶值 10%,將導致製造業平均銷售成本上升 2.1%,煤炭和石化產品進口成本也會增加 6.5%,原生金屬進口成本增加 3.2%、紡織品和皮革進口成本上升 2.8%、化工產品進口成本增加 2.2%。

光是今年上半年,原油進口費用就對南韓煉油商造成 1 兆美元以上的匯損,在美國、中國等主要市場需求疲軟之下,對南韓煉油商來說,韓元貶值形同雪上加霜。

航空業、鋼鐵業也是容易受到匯率波動影響的產業,前者必須以美元支付燃油、領空過路費等費用,後者必須自海外進口原料,但受制於需求下滑,無法有效轉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