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ILO)周三(30 日)表示,上半年全球實質勞工薪資下降,為有紀錄以來首度下滑,ILO 並認為,工資壓力引發通膨的證據薄弱。
ILO 發布的年度薪資報告顯示,按實際價值計算,上半年全球平均勞工月薪較去年同期下滑 0.9%,為 ILO 有紀錄以來僅見。ILO 已公布這項數據 15 年。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通膨率將加速至 8.8%。ILO 說:「這清楚地表明,許多國家上半年名義工資的調整幅度,不足以抵消生活成本上揚。」
已開發國家的降幅最大。ILO 表示,在 G20 成員國中,上半年已開發國家的實質工資較去年同期減少 2.2%,但新興經濟體的的薪資仍增長 0.8 美分,這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中國的韌性。
該報告主要作者 Rosalia Vazquez-Alvarez 說,儘管各國央行採取積極行動,但通膨仍居高不下,全年全球勞工實質工資可能因此下降。她並說:「勞工占全球所得的比率正在下滑。」
ILO 表示,在生產力超過工資的國家,政府可以採取更多措施,特別是提高法定最低薪資,以避免勞工陷入生活成本危機。該報告指出:「許多國家的工資似乎都有空間,政府不必擔心會引發『工資 / 物價螺旋』。」
國際勞工組織還指出,最近實質工資減少,導致許多勞工在疫情期間蒙受更大損失,並造成英國等國家的勞工生活水準長期停滯不前。如今英國的勞工實質薪資比 2008 年還少。
各國央行一直緊盯勞工薪資,因為央行官員擔憂如果勞工要求加薪,以因應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高通膨將變得根深蒂固,從而迫使企業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