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周四 (1 日) 公布 11 月出口連續兩個月下滑,且年降幅為兩年半來最大,主要受中國為主市場需求降溫影響,作為國家重要經濟命脈的半導體出口則大減近三成。
數據顯示,南韓 11 月出口年減 14% 至 519.1 億美元,降幅大於市場預期和前值,也是 2020 年 5 月以來最大,進口則年增 2.7% 至 589.3 億美元。
按市場來看,對最大市場中國的出口年減 25.5%,為連續第六個月下滑,是 2009 年 5 月以來最糟表現;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分別增長 8% 和 0.1%。
因需求和晶片價格下滑,南韓主要的半導體出口在 11 月減少 29.8% 至 84.5 億美元,石化產品出口也下滑 26.5%,鋼鐵產品出口下滑 10.6%,船舶出口則大減 68.2%,但汽車出口增長 31% 至 54 億美元,創單月新高。
整體來說,南韓 11 月貿易逆差為 70.1 億美元,高於前一月的 67 億美元。自今年 4 月以來,南韓已連續八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南韓貿易部表示,出口下滑主要源於高通膨和積極貨幣政策導致的全球經濟放緩,部分也受當月稍晚卡車司機罷工影響。有官員表示,全國性罷工已導致主要產業供應中斷,可能傷害出口,從而使國家經濟遭受廣泛影響。
經濟學家認為,若中國放寬嚴厲的防疫限制,南韓出口有望快速獲得提振,但仍會受限於全球需求降溫。
KB 證券經濟學家 Gweon Hee-jin 說:「即使晶片會先運往中國,但美國是資訊技術產品的最終目的地,而美國的需求看起來不太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