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 (Fed) 去年 3 月升息至今滿一年,本周會議可能是這波緊縮周期最重要的一次,必須在不確定支撐銀行體系措施是否能發揮長期效果的情況下,評估是否繼續升息,以對抗通膨。
Fed 將在台灣周四 (23 日) 凌晨公布決議,並發表最新的經濟成長、通膨和利率預測。彭博調查顯示市場看法分歧,高盛、富國銀行預測暫停升息,野村證券大膽預言降息 1 碼,美銀、巴克萊、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則都預期會升息 1 碼。
三菱 UFG 美國證券分析師 George Goncalves 表示,Fed 可能再次升息並發表鴿派的展望,但也可能暫停升息,並傳達之後再恢復升息的訊息。
巴克萊資深經濟學家 Jonathan Millar 說:「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這次開會最困難的地方,將是降低通膨和平穩金融風險之間的緊張關係。」
市場緊張情緒滿點,LH Meyer/Monetary Policy Analytics 經濟學家 Derek Tang 說:「Fed 到底會衝過頭,還是做的不夠?兩者都可能是真的。」以下是觀察這場會議的六個面向:
芝商所 (CME)FedWatch 工具顯示,期貨市場最新預測為本次開會升息 1 碼 (25 個基點) 機率為 84.9%,暫停升息的機率為 15.1%,然而銀行業風波尚未爆發的兩周前,預測升息 2 碼仍是主流看法。
過去一年來 Fed 幾乎每場會議登場前,交易員幾乎都百分之百押注某個選項,但這次態度卻不再那麼肯定。這凸顯出,在美國爆發 2008 年以來最大規模銀行倒閉案之後,決策官員處境陷入兩難。
彭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Anna Wong 說:「做選擇不容易。站提升息,可能讓人覺得 Fed 對經濟或銀行體系信心不夠,或是看到什麼市場還沒察覺到問題。但如果選擇升息,可能加重銀行業的壓力,並嚇壞投資人。」
高盛經濟學家 Manuel Abecasis 和 Tim Krupa 爬梳歷史後發現,除非 Fed 很確定能成功遏制金融穩定風險,否則過往通常會避免在金融壓力時期緊縮貨幣政策,等到比較能清楚看到問題範圍多大,才邁開下一步。
鮑爾 3 月初曾說,可能把利率升到高於之前預測的水準,代表這次的點狀圖對利率頂點的中位數預測,可能超過去年 12 月底顯示的 5.1%。然而,由於近來金融情勢大幅收緊,終點利率可能已經不再需要升得那麼高。
在矽谷銀行 (SVB) 倒閉並造成銀行業風暴和市場動盪之後,市場對終點利率的預測已經改變,原本預測將在 9 月觸及利率頂點,現在預測 5 月就會觸頂。
紐約梅隆銀行美國總經主管 Sonia Meskin 說:「困難的不只是正在金融市場發生的事,還有掌握這波風暴對銀行放款帶來的限制有多大。」
阿波羅全球管理首席經濟學家 Torsen Slok 預測,近期市場動盪造成金融情勢收緊的程度,相當於 Fed 升息 1.5 個百分點 (6 碼)。
Fed 仍可能暫停發布利率預測,一如 2020 年 3 月時的做法,當時主席鮑爾的說法是,受疫情影響,「經濟展望每天都有變化」,因此任何預測都顯得無用。
KPMG 首席經濟學家 Diane Swonk 也說,此刻若發布利率預測只會造混亂,不會讓情勢明朗。
FOMC 這次的政策聲明可能有很大的變化,決策委員有可能取消「持續升息」(ongoing increases),改以較和緩或有彈性的用詞暗示進一步緊縮。
巴克萊的 Millar 預測,Fe 很可能只會模糊的說「正在密切關注金融市場發展,和其對經濟展望的意義。」
也因為這次會議充滿不確定性,內部決策圈很可能出現「異見」,這在過去兩年間是很罕見的情況。
彭博預測,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斯比 (Austan Goolsbee) 可能是鴿派的反對者,而明尼阿波利斯的卡什卡里 (Neel Kashkari) 則可能支持更鷹派的行動。
Fed 已經縮減資產負債表一段時間,讓帳上公債和抵押擔保證券 (MBS) 到期不再投入本金。但在最近這波支持銀行體系的緊急行動後,資產負債表又回升,目前接近 8.6 兆美元。
即便如此,FOMC 表示上述正在進行的「量化緊縮」(QT) 和支持銀行的舉措應該分開看待。因此經濟學家認為,QT 政策不會有所改變。
曾任紐約聯準銀總裁的杜雷 (Bill Dudley) 預測,Fed 這次開會將宣布繼續推動 QT。
鮑爾可能在記者會中面臨和銀行業風暴有關的嚴厲拷問,包括金融情勢和經濟展望受影響的程度,以及他是否還認為可在不造成衰退的情況下壓低通膨。
杜克大學經濟學教授 Ellen Meade 說,鮑爾的工作是把金融穩定問題,和打擊通膨措施以及美國經濟強健分開來。
他也勢必被問到為何舊金山聯準銀沒能避免或事先掌握 SVB,因為 SVB 很明顯是由於升息導致證券鉅額損失,進而遭存戶擠兌。
參議員華倫 (Elizabeth Warren) 曾說,她可以列出鮑爾失誤的一長串驚人清單,這些都導致當前的危機。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