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新聞《潛望》報導,雖然香港政府全力發展 Web3 加密交易,但幣圈熱潮在過去兩個月,似乎已在香港逐漸退卻。
在去年 10 月底官方發布《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後,今年 4 月,通關後的香港密集舉辦了一系列與 Web3 相關的活動,準備好積極投身和擁抱虛擬資產業務。
高峰發生在 4 月第三周。當周,在香港灣仔的會展中心,有包括 Web3 嘉年華大會在內的四個大型活動同時舉辦,中環、灣仔和銅鑼灣等一帶的酒店幾乎都被全球蜂擁而來的幣圈人「攻占」了。就連多年不曾在中國現身的幣圈「割韭菜大師」孫宇晨,也出現在銅鑼灣的 Web3 活動上。
據報導稱,那些狂熱的「割韭菜」群體中,有些人已經陸續離開,繼續他們的「數字遊民」下一站—杜拜或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另外一些則退居至深圳,繼續等待香港在監管上更多的細則條文。當然還有一些則是非常堅定地選擇留在香港的,努力按照要求申請在港相關牌照。
不管他們各自的選擇是什麼,共識倒是一致:香港都是「鐮刀」,沒有韭菜。這裡的幣圈只適合更聰明的人生存。
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仍積極投身 Web3 生態圈的發展,近日成立了「香港 Web3.0 協會」,該協會由多家中港金融科技公司、產業領袖、及創科界立法議員組成,旨在全力推動 Web3 和虛擬貨幣。
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協會成立典禮時表示,Web3 對金融科技發展具有關鍵作用,期待協會與特區政府共同迎接 Web3 和虛擬資產業帶來的龐大機遇。
李家超為支持加密行業,更特意出席協會成立典禮,以彰顯北京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對 Web3 產業的支持。他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政府對虛擬資產政策持開放態度和堅定決心,許多龍頭科技企業和新創公司正考慮在港開展業務,包括虛擬資產交易所、區塊鏈基建企業、虛擬貨幣錢包、支付企業等相關項目,這將有助於 Web3 的發展。
按照香港證監會 5 月 25 日公布的加密貨幣牌照申請要求,在 6 月 1 日之前原本已經在港有實體運營的公司,可有一年的過渡期來準備申請牌照。這就使得包括 OKX 等部分只在外地有交易業務的公司,趕在 6 月 1 日之前落地香港註冊實體公司。
但是對於新增的玩家來說,在港申請交易所牌照的門檻就高了很多—這也是在政府開閘准許申請牌照的時候,並未激發市場熱潮的主要原因。
根據香港監管要求,擬申請交易所牌照的機構得自建交易、安全以及託管等系統後,可提交申請。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幣圈的託管本身對於技術和安全要求非常高,現在香港監管要求擬申請牌照的交易所自建這些系統,無形中增加了門檻。
一位在香港從事傳統金融多年後轉至幣圈的人士指出,華人幣圈早期主要由草根和工程師出生的礦工組成,真正懂金融的人不多—幣圈的本質其實是金融。
葉一舟是從華爾街出身交易員。2014 年,葉一舟選擇回到香港,並加入了一家本地股票對沖基金公司。在這期間,他因為個人興趣,很早就開始投資比特幣。
在見證過 2008 年傳統金融危機以及最近 6 年幣圈 5 輪的周期後,葉一舟表示,香港並不適合所有的幣圈人,甚至也不適合部分想從傳統金融進入幣圈進行「降維打擊」的人。用他的話說,「得有打擊的能力才進去」,而不是冒冒失失地就隨盲流捲進去。
和葉一舟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背景也和葉一舟大同小異:美國名校畢業、香港做傳統金融多年以及選擇在港走監管路線,核心目標也是找在港的富豪們募資做基金,做加密貨幣的交易。
這群「正規軍」已經陸續拿到基金牌照或者陸續在申請交易所的牌照等。相較於與交易有關的幣圈業務陸續有監管條例出台,有關幣圈下游 Web3 產品等的監管,香港政府至今暫未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