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金融署揭牌 首任署長李聰勇:以金融工具全力支持台灣農業

台灣銀行家
Tag

整理、撰文:蘇偉華

農業金融局自 2004 年成立以來,終在今年 8 月從局升格為署,升格意味著有更強大的力量和資源,以確保農民的經營成果和收入更穩定,強化農業金融韌性。

回顧我國農業金融發展史,從過去單純的金融服務到如今全面支援的演變,一路走來相當不易;尤其面臨氣候變遷加劇,以及大環境劇烈變動的背景下,農業生產和需求受到重大衝擊。農業金融局自 2004 年成立以來,終於在 2023 年 8 月從局升格為署,升格意味著有更強大的力量和資源,以確保農民的經營成果和收入更趨穩定,強化農業韌性成為迫切課題。本篇特別邀請農業部農業金融署署長李聰勇接受專訪,期盼農業金融持續在未來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為農民、農村和國家經濟的繁榮與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農業金融挹注永續資金活水

李聰勇具深厚的農業背景及豐富的金融經驗,堅信「寒冬送暖,雨天撐傘」這句話,不僅是金融支持農業的初心,更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也因為如此,不同一般人對職涯的安排,李聰勇認為自己肩負著一份對農民深深的使命感,因此過去從財政部金融局,毅然轉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稽核,一路從農業金融局基層做起,直至今年改制後為首任署長。

李聰勇提到,農業是國家重要支柱,也是農民生計之所依。農業金融體系的功能,在於挹注農業永續發展所需的資金活水,秉持照顧農民的核心價值,以金融支持農業的正常發展,以農業維持金融的穩定成長,兩者相輔相成,互利共贏。

除了持續引導農業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開創農業經營新典範,邁向「效率」、「安全」、「低風險」的新農業時代。李聰勇表示,農業金融是支持農業政策推動的重要幫手,農業部持續推動執行因應氣候變遷調適方案,近年來陸續推動設施農業及輔導設置強固型設施,相關經費就可以由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支應,農業保險的推動更可以實質的保障農民收入,分散營農風險,加強農業永續性與韌性。

展望未來,李聰勇不得不提到 20 年前的農業金融局在金融系統危機環境下成立,「當時沒有農業金庫、沒有農信保基金,更沒有農險基金,農漁會信用部家數只有 280 家,財業務狀況二低一高,低的是存款只有新台幣 1 兆 2,800 億元、放款只有 5,600 億元,高的是逾放比率高達 17.7%,正值風雨飄搖之際。」

在各方支持與協助下,2005 年成立農業金庫、2006 年主管農信保基金、2021 年設立農險基金。農漁會信用部家數增加到 311 家,存款增加到新台幣 2 兆 2,200 億元,放款增加到 1 兆 3,400 億元,逾放比率下降到 0.28%。營業規模增加 1 兆 7,100 億元,李聰勇感性地說,這正是反映農漁民對農業金融的信心,代表有更多資金願意投資農業。

農保安定所得 提升社會福利

農金署的重點階段工作與時俱進,成立初期第一階段,健全農金體系,活絡農村經濟。第二階段推動農業貸款,充裕營農資金,20 年來,合計貸放專案農貸超過新台幣 6,300 億元,協助農業升級與轉型。第三階段強化農業保險,穩定農民收入。2021 年施行農業保險法,目前投保率 52%,理賠率 92%。這樣的成績,已達部分穩定農民收入的政策效果,但仍持續精進中,將以全面保障農民收入為目標。20 年來,農業金融度過天災、人禍、疫病,不斷成長與蛻變,展現出農業金融的堅韌,在疫情期間提供超過千億元的無息貸款,在天災時提供農業保險的保障,也展現農金體系的溫暖。

面對極端氣候,未來農業只會面臨更多挑戰,因此農金署為協助農民分散經營風險,確保農業生產及農民收入的穩定性,以及促進農業創新和發展等方面,此時,完善的農業保險制度恰巧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李聰勇表示,農保不僅對農民和農業生產者有利,也有助於保護整個社會和經濟體系免受農業風險的衝擊;當災害發生時,農民從保險所得到的賠付金額,實質上是一種市場化的農業救濟或農業保護手段,長期而言,可達到穩定產量與價格之效果,除安定農民所得外,對於整體社會福利亦有提升效果。

但農業保險與其他產業措施最大不同在於農民須自繳保費,如何將農民從習於領取現金救助導引至農業保險,與政府一起承擔經營風險,即是一大挑戰,且相較於一般商業產險已發展數十年,農保尚在推動階段,農漁民多專注於栽培或養殖技術,對於分散經營風險及保險觀念較為陌生。考慮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農產物樣多元但量少,加上地理位置關係,天然災害發生頻率高,農業保險損率頻率高、幅度大,導致費率高於一般商業產險,對農漁民而言負擔沉重。又農民收入相對弱勢,在 2023 年 9 月海葵颱風以前,已 4 年無颱風直接侵襲台灣,出險理賠較少,如投保年度未能出險獲得理賠,或理賠金額小於保險費支出等,皆會影響其投保或續保意願。

分散風險 保護為農業打拚的「甘苦人」

近年來透過持續加強宣導及輔導,在各項保險宣導及產業輔導過程中,不斷地向農民宣導農業保險觀念,以建立起風險分攤與管理的概念,讓農民進一步懂得風險分散,加速普及農業保險,並藉由提供長期穩定的保費補助,減輕農民財務負擔,讓農保為農民撐起一張大傘,保護這群為農業打拚的「甘苦人」。

自 2015 年推出第一張高接梨保單,投保人數不到 100 人,覆蓋率僅 0.93%,農業部自 2017 年起擴大推動,導入各種新型態的保險商品,目前已開辦 27 種品項、43 張保單,涵蓋農作物、養殖漁業及畜禽業,保單類型包括:實損實賠、區域收穫、收入保障、氣象參數、政策連結等 5 種。截至 2023 年 7 月底,累計投保件數 54.9 萬件、投保面積 50.5 萬公頃、總投保金額新台幣 891 億元,覆蓋率 52%,投保績效日漸成長。

農業金融 設定三大目標

從農業韌性到農民權益,都是農金署最重視的課題,因此農業金融設定有三大目標,首先是推動農業貸款,充裕營農資金,也就是支應農漁業者營農所需資金,增進農產業發展。農金署為協助農漁業者取得低利之營農資金,推動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目前共有 19 種貸款,支應範圍涵蓋農林漁牧經營、農漁民家計周轉及天然災害復耕復建等用途,自推動迄 2023 年 7 月底累計貸放金額達新台幣 7,635 億元,逾 132 萬戶農漁業者受益,充分發揮金融功能,協助產業發展,並落實照顧農漁民之政策。

另為鼓勵青年投入農業經營,持續辦理百大青農 5 年 500 萬元、一般青農 5 年 200 萬元免息,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自 2012 年 10 月推動迄 2023 年 7 月底,逾 1.8 萬戶青壯農受益,貸放金額達新台幣 254 億元,免息受益青農約 1.3 萬戶,扶植青壯農蛻變與成長,成效卓著。

其次是強化農業保險,穩定農民收入,也就是擴大辦理農業保險,提高保險覆蓋率;李聰勇補充,農業施政必須超前部署,將農民可能遭受的損失降至最低,農業保險即是一種移轉風險的預應策略,讓農民遭受巨額災損能即時獲得理賠補償,加速農民復耕復建,藉此提高對農民生產的保障,亦可穩定政府財政支出。與此同時,強化農險基金功能,依據農業保險法成立農險基金,2021 年 7 月 1 日正式運作,持續督促該基金執行法定任務,執行農業保險危險分散與管理機制,穩固保險人經營農業保險的風險轉移,同時也透過國際再保的安排,將理賠風險分散到國外,擴大承保能量,並賦予其培訓專業勘損人力之任務,建立人才資料庫,以提升勘損理賠公信力。

最後是健全農金體系,活絡農村經濟,提升農漁會信用部經營效能,保障存款人權益。接軌金融監理趨勢,藉由監理輔導並重及相關法規鬆綁,提升農業金融機構競爭力及服務品質,達成健全農業金融機構經營、保障存款人權益、促進農漁村經濟發展、支應農業經營融資資金等四大監理目標。截至 2023 年 7 月底,311 家農漁會信用部存款達新台幣 2.2 兆元、放款 1.3 兆元、逾放比率 0.28%,經營績效歷年最佳,活絡地方金融,提供農民生活及生產所需資金。

農金署在整合農漁會資訊共用系統的路上不遺餘力,李聰勇藉由優化金融科技及適時導入新種業務,提升農漁會信用部金融服務效率,落實普惠金融,發揮農業金融價值。農金署努力讓政策照顧到每一個角落與族群,充分發揮偏鄉的農業金融價值。例如財政部為擴大減輕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負擔,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由 8 家公股銀行辦理,政府補助利率 1 碼為 1.775%。考量部分偏遠地區民眾長期以來均於信用部洽辦金融業務,但信用部卻未能辦理青安貸款,甚為不便,農業部因此向行政院積極爭取農業版的青安貸款,訂於 10 月 1 日發布實施,農金署用金融工具全力支持農業與農民,照顧偏鄉民眾,落實居住正義及青年回流政策,正是普惠金融最佳體現!

來源:《台灣銀行家》16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