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亞珊
Q:ETF 種類這麼多,第一檔要買什麼?
A:對新手投資人來說,投資一檔 ETF,可解決 2 個問題,一是沒時間或專業知識不足,無法看盤、研究個股,二是資金不夠,無法買進多檔標的。只是市面上 ETF 琳瑯滿目,不少人面臨挑選第一檔 ETF 的「選擇障礙」!
以在台股掛牌逾 2 百檔的 ETF 為例,建議先從了解 ETF 類別開始。近年 ETF 投資當道,0050、0056 這兩檔 ETF 廣為人知,也為多數 ETF 投資新手的入門款,兩者各可作為「市值型 ETF」和「高股息 ETF」的代表之一。
市值型績效表現近大盤 高股息選股邏輯差異大
市值型 ETF 也稱為指數型 ETF,主要追蹤大盤指數,成分股按照個股市值規模來排列,知名標的有元大台灣 50(0050)、富邦台 50(006208)、元大中型 100(0051)等,以 0050 為例,追蹤的是台灣 50 指數,買進它等於一次持有台灣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
部分市值型 ETF 會將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因子納入指數,例如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台灣 ESG 永續(00850)等,但選股邏輯仍以市值規模為主,長期績效表現與大盤差異不大。
高股息 ETF 成分股主要由高現金股利殖利率的公司組成,但各 ETF 因追蹤不同指數且篩選方式有別,成分股差異可能不小,投資前應釐清 ETF 的選股邏輯,知名標的有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特選高股息 30(00900)等。
值得留意的是,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投資人應避免有殖利率高代表報酬率高的錯誤認知。此外,近期許多高股息 ETF 上市,因成立時間不長,未經歷多空行情,較難以預測報酬與配息表現,買進前應先清楚這一點。
新手投資人若因資金有限而只能投資 1 檔 ETF,常陷入該選擇市值型 ETF 還是高股息 ETF 的掙扎,其實,這並無標準答案,但可參考 2 個面向。
第一,就長期報酬來看,市值型 ETF 相對高股息 ETF 來得高,持續買進、長期持有市值型 ETF,資產能隨著時間複利成長,適合追求資產長期成長者,因此本刊建議年輕投資人優先挑選市值型 ETF。因市值型 ETF 波動較大、股價較高,可透過定期定額來操作,以避免追高賣低而錯失累積部位的時機。
第二,高股息 ETF 以配息為主,尤以季配息、月配息受投資人青睞,連成立最久的 0056 也在今(2023)年因應市場需求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高股息 ETF 適合有大筆資金可投入,且每月規劃靠配息過生活的人,例如退休族。
若投資人只是喜歡每月有現金可以領的感覺,一領到股息就花掉,並沒有安排好資金應用,資產累積速度勢必被拖慢,不利於存退休金。
別只記得追逐夯題材 忘了評估個人目標
近年除了市值型 ETF、高股息 ETF,市場上也湧現多檔「主題式 ETF」,像是半導體、電動車、5G、AI 等追蹤特定產業的 ETF,吸引許多投資人搶進。但若是不熟悉市場脈動的新手投資人,僅因某產業話題性高、新發行的相關 ETF 股價較低而搶購,可能面臨風險。
原因在於,新發行的主題式 ETF 尚未經過時間考驗,較難以預測績效,即使產業趨勢看好,景氣循環造成波動度大,或市場熱度下降後,股價可能停滯、下跌,ETF 最終甚至可能下市。
舉例來說,2021 年元宇宙話題席捲全球,相關商機崛起也帶動元宇宙概念股發酵,其中一檔元宇宙 ETF—大華元宇宙科技 50(00906)於 2022 年 5 月 17 日掛牌,成立規模約 4 億元,即使今年股價漲幅逾 2 成,但規模仍未見起色,已於今年 7 月 6 日下市。如果投資人對特定產業有興趣,但不想單押個股,可先觀察主題式 ETF 一段時間的表現,並檢視該檔 ETF 的選股邏輯、成分股等資料,衡量是否符合個人投資需求與風險承受度,再考慮買進相關主題式 ETF 來布局。
來源:《Money 錢》194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Money 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