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2024年經濟前瞻  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放緩 亞洲其他經濟體韌性較強

台灣銀行家
Tag

撰文:Alicia Garcia Herrero 艾西亞

2024 年,亞洲新興市場的良好表現有望持續下去,而中國經濟可能會持續放緩。由於中國和美國經濟減速導致需求減弱,以出口為主導的亞洲經濟體將難以依靠外部需求來實現增長。

中國經濟加速,進而提振亞洲其他地區的美好期待,在 2023 年大部分時間裡落空。2023 年,受房地產困境和投資疲軟的困擾,中國的需求較為低迷。聯準會的加息幅度遠超預期,導致金融環境收緊。即使美國的經濟活動好於預期,也未能阻止亞洲出口大幅下滑,因為還有科技產品週期低迷和中國進口疲軟的影響。新加坡、韓國、台灣和越南出口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然而,儘管面臨出口疲軟和金融狀況惡化的局面,但亞洲經濟在 2023 年還是展現出了韌性,其中印度經濟表現出色,增長 7%,而中國經濟的表現並不理想。

展望未來,亞洲新興市場的良好表現有望持續下去,而中國經濟可能會持續放緩。由於中國和美國經濟減速導致需求減弱,以出口為主導的亞洲經濟體將難以依靠外部需求來實現增長。一個積極的方面是,科技產品/半導體週期正在改善,過去 2 年受到科技週期低谷影響的經濟體(特別是韓國和台灣)也會隨之看到起色。

美國聯準會走向正常化 有助經濟改善

貨幣政策方面,在聯準會政策正常化和美元走軟的情況之下,亞洲各個央行應該有更多的空間來支持經濟。日本央行預計會是唯一採取緊縮行動者――日本央行將終止實行了很久的負利率政策。2023 年受利率影響較大的經濟體,如韓國、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情況將會有更加明顯的改善。

我們對 2024 年前景相當樂觀的預期,是基於美國軟著陸以及聯準會和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正常化的前提之上。如果美國經濟出現硬著陸,或反之再次出現通膨衝擊、聯準會的寬鬆週期推遲,這兩種情況都將使亞洲的經濟狀況更加嚴峻。此外,兩場還在進行的戰爭(烏克蘭和加薩)也是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從亞洲內部來看,美中戰略競爭依然加劇的背景下,台灣總統選舉是值得關注的關鍵問題;在國家層面,地方政府的財政穩健性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日本央行退出超寬鬆政策也將帶來相關風險。

中國經濟放緩 亞洲新興經濟體崛起

行業方面,科技產品/半導體週期已經度過低谷,顯示出改善的跡象。我們預計,隨著庫存週期結束和人工智慧創造新的需求,明年半導體將會回升。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需求的增長,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能在內的綠色科技應該會繼續表現良好。不過,中國的產線安裝速度是一個問號,這將決定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太樂觀的方面,中國房地產仍是投資者擔憂的問題,地方政府和影子銀行金融機構也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憂慮。

從結構方面看,中國經濟將繼續減速,而亞洲大多數新興國家將繼續快速增長,這要歸功於城市化,以及供應鏈遷移帶來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在這方面,中國與亞洲其他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分化將繼續加深,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之間將會脫鉤。中國是亞洲其他新興經濟體的主要投資者之一,貿易聯繫仍在不斷加強。換言之,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將有助於緩和中國的結構性放緩。(本文作者為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蓋爾智庫高級研究員)

來源:《台灣銀行家》169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