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表示,與先前預期相比,多數經濟體通膨將以更快速度下滑,但各國央行仍應保持警惕,現在宣告勝利還太早。
以下為彭博整理有關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和市場最新進展的圖表:
OECD 表示,全球主要央行在對抗通膨方面絕不能太早鬆懈,現在判斷大幅升息是否成功抑制潛在物價壓力還為時過早。
澳洲央行上周將利率維持在 12 年高點,並暗示仍有可能進一步收緊政策;印度央行按兵不動,但維持鷹派政策立場;泰國、冰島、塞爾維亞、烏干達、波蘭和墨西哥也維持利率不變;肯亞升息幅度超出預期,奈及利亞提高短期債務利率;捷克和秘魯則宣布降息。
主要航運商警告,即使西方國家努力遏制葉門叛軍的攻擊行動,紅海局勢仍持續惡化。所有船東均表示,他們將繼續更改航線,直到確保紅海航行安全為止。
中國此前公布 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減 0.8%,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使政府面臨必須加大力道支持經濟反彈的壓力。上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則年減 2.5%,連續 16 個月萎縮。
日本 2024 年「春鬥」勞資談判上月正式展開,日本銀行 (央行) 正在等待薪資談判結果,以尋找薪資和通膨良性循環的跡象,從而決定何時退出負利率政策,這也讓春鬥談判結果備受各界關注。日本上周二 (6 日) 公布數據顯示 12 月薪資增幅低於預期。
根據上周五 (9 日) 公布數據,美國去年底通膨率修訂值大致符合市場預期,這將令 Fed 官員鬆一口氣,他們正在尋找更多證據,證明通膨壓力持續降溫。
因進口商品價格下滑和服務順差增加,去年美國貿易逆差收窄幅度創下 2009 年來最大。其中,對中國的商品逆差縮小了 27%,至 2010 年以來最低水平。
紐約聯準銀行數據顯示,去年底美國家庭債務水平更高,部分不良貸款的情況日益嚴重。即使整體拖欠率仍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但信用卡和車貸的拖欠率現在已經更高。
德國上周公布 12 月工業生產連續七個月下滑,凸顯出歐洲最大經濟體所面臨的困境。目前德國整體生產水準正處於 2020 年 6 月以來最低水平,若排除疫情帶來的衝擊,上一次這麼疲軟是在 2010 年。
英國勞動力市場比所想的更加吃緊,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截至 11 月的三個月內,以新指標計算的失業率為 3.9%,遠低於使用先前數據估算的 4.2%。
一項專家調查顯示,因地緣政治衝突和能源成本上漲帶動經濟衰退風險,歐洲經濟體的健康狀況堪憂。歐元區各成員國中,年底之前連續兩季經濟產出下滑可能性最大的是德國和荷蘭。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