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 (1101-TW) 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若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台灣版 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進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恐導致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
環境部本周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並預定在 3 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 2.5 萬噸的企業須根據 2024 年排放數字,於 2025 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
張安平表示,首批碳費徵收對象包含電力、鋼鐵、水泥、石化業、半導體、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製造業,估計要收的噸數高達 1.1-1.2 億噸,每噸 300 元估算,就是 300 多億元,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小數字,對景氣與競爭力勢必會有影響,但還是支持進口跟本地商品,都支付一樣的碳成本。
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 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 2005 年開始,到設定 2034 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 20 年時間演進制度,根據歐盟三月初公布第一階段各國企業申報 CBAM 碳排資料進程,政府輔導台灣出口商積極配合歐盟進口商,因而讓台灣在歐盟 CBAM 申報數中名列第五。
台泥認為,政府內部對 CBAM 機制並非不了解,呼籲台灣在推行全球唯一的碳費制度同時,政府應仿效歐盟同步提出台灣 CBAM 推動時程表,幫助國內每一個企業得以因應「碳」這個將改變全球產業生態的課題,讓每個企業都能可預期、可規劃、可執行、可按部就班的做出因應。
台泥支持碳有價,但環境部應該同步具體公告台灣 CBAM 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可以免除碳成本,也藉此健全產業公平競爭環境,更以此積極影響台灣的貿易夥伴國家、亦即上游供應鏈一起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