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場分析顯示,領漲
過去一年,類似於輝達 (NVDA-US)、微軟 (MSFT-US)、蘋果 (AAPL-US) 和谷歌 (GOOGL-US) 等科技「七巨頭」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催化下領漲美股。但由於大型股和中小型股在利率敏感度上存在顯著的分歧,
截至上周五 (31 日) ,
從對利率的敏感度來看,
媒體分析指出,如果將市場按規模分為十等份,隨著公司市值的增加,各組本益比也呈現相對穩定上升趨勢。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遠期本益比高達 21 倍,中型股的遠期本益比為 18 倍,也高於歷史水準。
原因很簡單,大型科技股有龐大的現金部位,而且可以為債務鎖定低利率,甚至可以坐享高利率的利息收益。中小規模企業則現金部位不足,需要發行債券,所以更容易受到高利率影響。今年以來小型股羅素 2000 指數只上漲了 1.6%,遠落後於
投資人對利率「更高更久」的擔憂使他們傾向於遠離標普中市值較小的成分股。例如,上周四 (30 日),
大型股和小型股表現分化的現象,也反映在更廣泛的層面。美國 4 月 PCE 物價指數顯示,4 月個人消費收入和個人消費支出的環比增速雙雙下滑,經通膨調整後的 4 月實質個人消費支出和實際可支配個人收入也同樣下降 0.1%,消費者在汽車、餐飲和娛樂活動的支出均減少。
近期數據同樣顯示,美國消費者實際可支配所得過去一年僅小幅成長,儲蓄率降至 3.6% 的 16 個月低點,同樣遠低於 12 個月平均值 5.2%。
類似於股市,美國經濟部門中最脆弱的貧窮家庭和年輕人已經明顯感受到了高利率的壓力,他們的支出在減少,拖累了經濟成長,這也會進一步影響主流零售商、金融公司和商品生產商。但除非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否則,科技巨頭的獲利能力基本上不會受到影響。
現在來看,
分析家預計,一旦降息開始,高利率的壓力減輕,小型股可望急起直追,趕上大市值權重股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