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 在當地時間周二 (4 日) 發布 2025 年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連 13 年居冠,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自 2014 年後重返全球第二名,之後依序為牛津、哈佛、劍橋,亞洲排名最佳的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全球第八,中國北京大學也由去年第 17 名上升至第 14 名,為亞洲次佳排名,中國清華大學位列全球第 20 名,台灣大學則進步一名至 68 名,是台灣唯一進世界百大的學校。
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來看,美國科研和學術聲譽依然強勢,25 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大,四所排在前十名,前 50 強也佔據 16 席,英國則在全球前 5 名中佔據 3 個席位,且在國際學生比例方面表現出色,獲得全球第二高的平均得分,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
澳洲在亞太地區的國際研究網路指標中處於領先地位,前十名中佔據 9 個席位且有 3 所大學躋身綜合排名全球前 20 強,墨爾本大學 13 名,雪梨大學 18 名,新南威爾斯大學 19 名,除西澳大學有所下降外,排名均有所上升,一共有 9 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繼續保持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地位,南洋理工大學也從去年 26 名升至 15 名。
日本則是所有主要亞洲高等教育體系中下降最明顯的國家,63% 上榜大學排名下降,延續長達十年的下滑趨勢。
此外,美國大學排名也有所有下滑,史丹佛從第 5 名掉至第 6 名,柏克萊加州大學更掉出前十名至第 12 名,康乃爾也從 13 名退至 16 名,芝加哥、普林斯頓跟耶魯更跌出全球前 20 強名單。
本次排名中,近 7 成中國大學排名上升,共有 71 所進入排名,46% 上榜大學進入全球前 500 大學,其中清華重返全球前 20,北大進一步攀升,五所中國大學躋身全球前 50 強,其中 4 所排名有所上升,香港則在去年集體退步後全員回升,香港大學從去年 26 名上升至第 17 名,香港中文大學從 47 名升至 36 名,香港科技大學從 60 年升至 47 名。
入榜的中國大學中,前十名有七所排名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排名升最多的是同濟大學,從全球第 216 躍升至 192,這也是同濟大學首次躋身全球前 200 名。
中國大學在擁有十所或更多上榜大學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中,以 61.5 的「平均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數」得分脫穎而出。QS 採用的評比指標包括「學術聲望」(40%)、「雇主評價」(10%)、「平均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數」(20%)、「師生比」(20%)、「國際教師」(5%) 及「國際學生」(5%) 等 6 項。
在 QS 研究影響力衡量標準的「平均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數」指標中,全球前百強大學中有 24 所來自中國,其中 6 所更進入全球前 20 強,顯示中國大學在研究產出和全球學術影響力上表現強勁。
QS 高級副總裁 Ben Sowter 表示,中國大學在研究影響力衡量標準中表現日益出色,像同濟和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的排名達到新高,也展現中國高等教育過去 20 年的精心戰略持續結出豐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