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早盤〉輝達帶動科技股反彈 那指、費半上漲逾1%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早盤〉輝達帶動科技股反彈 那指、費半上漲逾1% (圖:shutterstock)
Tag

美股周一 (22 日) 早盤,輝達帶動科技股反彈,美股主要指數上漲。道瓊指數上漲 0.3%,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67%,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06%,費半上漲 1.64%。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Nvidia 正在為中國市場準備一款新型 Blackwell 晶片,隨後該公司股價上漲逾 2%。報導稱,它們將符合美國目前的出口管制。

在總統拜登周日退出總統競選並支持副總統賀錦麗為民主黨候選人後,交易員們也密切關注美國政治格局。自 6 月拜登在辯論中表現不佳以來,許多分析師認為前總統川普在 11 月獲勝的可能性愈來愈高。

企業財報和聯準會政策也將是首要考慮因素。交易員預計聯準會在 9 月會議期間降息的可能性接近 93%。考慮到這一點,投資人一直在拋售市場上漲的大型科技股,轉而青睞對利率敏感的股票,例如小型股和工業股,這些股票有望從較低的利率中受益。

科技股財報部分,特斯拉和 Alphabet 公司均將在周二發布財報,將成為「七巨頭」中最早發布的公司。分析師可能會向馬斯克的電動車巨頭施壓,要求其機器人計程車計畫的進展。投資者將深入研究 Google 母公司人工智慧帶來的收入成長的細節。

上周,標普 500 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近 2% 和 3.7%,創 4 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另一方面,道瓊指數上漲 0.7%,而以小型股為主的羅素 2000 指數則上漲 1.7%。

截至台北時間周一 21 時許: 

  • 道瓊指數上漲 122.21 點或 0.30%,暫報 40409.74 點
  • 那斯達克上漲 188.04 點或 1.06%,暫報 17914.98 點
  • 標普 500 上漲 36.85 點或 0.67%,暫報 5541.85 點
  • 費半上漲 86.15 點或 1.64%,暫報 5353.31 點
  • 台積電 ADR 上漲 1.41% 至每股 168.10 美元
  • 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 2 個基點,至 4.22%
  • 紐約輕原油下跌 0.91%,至每桶 79.40 美元
  • 布蘭特原油下跌 0.82%,至每桶 81.95 美元
  • 黃金下跌 0.06%,至每盎司 2399.3 美元
  • 美元指數下跌 0.04%,至 104.35

焦點個股:

美國銀行 (BAC-US) 下跌 0.33%,報 42.79 美元

據波克夏海瑟威 (Berkshire Hathaway) 向美國 SEC 提交減持聲明顯示,過去一周公司共減持了 14.8 億美元的美國銀行股票。這也是巴菲特自 2020 年第三季以來,首次減持美國銀行。

數據顯示,波克夏仍擁有超過 9.98 億股股票,價值超過 420 億美元,為公司投資組合中的第二大持倉股。美國銀行股價本月迄今上漲 7.9%。

Verizon Communications (VZ-US) 下跌 5.77%,報 39.22 美元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周一 (22 日) 發布財報,由於對其彈性套餐方案的強勁需求推動,第 2 季無線用戶數量超出預期。該方案還以折扣價格提供包括 Netflix 和 Disney+ 在內的串流媒體服務。

根據 Visible Alpha,該電信公司表示,4 月至 6 月期間每月淨增加 14.8 萬名付費無線電話用戶,超出分析師預期的 12 萬 7870 名新增用戶。上季該公司失去了 68000 名訂戶。

Verizon 去年 5 月推出 myPlan,讓客戶只支付必需的費用,有助該公司在嚴格控制的美國電信市場更能與 AT&T (T-US) 和 T-Mobile US (TMUS-US) 競爭。

特斯拉 (TSLA-US) 上漲 3.09%,報 246.60 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周一 (22 日) 表示,特斯拉明年將生產少量人形機器人供公司內部使用;幾個月前他宣布將於 2024 年底推出。

馬斯克在社群媒體平台 X 上發文表示,該公司「希望」能在 2026 年大量生產這些機器人,供其他公司使用。

華爾街分析:

基礎設施資本顧問公司執行長 Jay Hatfield 表示,他預計股市對拜登退出總統競選的反應將「溫和」,因為要求他退出總統競選的呼聲原本就一直升高,這一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預料之中的。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 Michael Wilson 表示,投資人更關注商業周期的節奏,而不是選舉結果。雖然市場一直在消化川普獲勝的可能性不斷提高,但此後的周期性上行,可能取決於經濟成長。

景順基金發文稱,隨著近期數份報告凸顯出人工智慧的局限性和不足,有關人工智慧革命帶來經濟效益的質疑聲日益高漲。雖然這些預期尚未獲得確鑿的證據證明,該技術能夠帶來生產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能正在步入投資者幻想破滅的時期,不過一旦宏觀經濟效益開始顯現,這種懷疑就會隨之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