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德國晶圓廠動土 歐盟批准通過50億歐元補貼計畫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台積電德國晶圓廠動土 歐盟批准通過50億歐元補貼計畫(圖:REUTERS/TPG)
Tag

根據外媒周二 (20 日) 報導,台積電 (2330-TW)(TSM-US) 在德國東部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 (Dresden) 設首座晶圓廠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 (Olaf Scholz)、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均在典禮上發表演說,德國對台積電晶圓廠合資案 50 億歐元的補貼計畫同日也獲歐盟批准通過。

台積電德國晶圓廠耗資 100 億歐元 (約 110 億美元),不過歐盟通過 50 億歐元的補貼計畫,因此有一半的資金是由德國補助,預料該廠將在 2027 年底開始投產。外媒報導認為在美國、中國關係日益緊張之際,歐洲正在尋求保證其晶片供應。

蕭茲在動土典禮上表示:「我們的永續未來技術依賴半導體,但我們絕不能依賴世界其他地區的半導體供應。」

主管歐盟市場競爭的執行委員維斯塔哲也透過電子郵件聲明,德國的補貼計畫「將強化歐洲的半導體製造實力,有助我們實現綠色和數位轉型,替高度專業就業創造機會」。

她還表示,這項措施的開放代工模式將確保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在內,取得節能晶片的廣泛管道,同時限制任何潛在的扭曲競爭。

據了解,台積電德國廠由台積電持股 70% 並負責營運,其餘則是英飛凌、恩智浦和羅伯特博世各持股 10%。此次動土典禮上除了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德國總理蕭茲、主管歐盟市場競爭的執行委員維斯塔哲出席外,上述三家公司的負責人也有出席。

當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暴露出經濟體對供應鏈中斷的脆弱性時,半導體生產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晶片短缺導致世界各地的汽車工廠倒閉,並花了數年時間才得以解決。

華府和北京政府之間日益加深的地緣政治分歧加大風險。中國是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正尋求在國內生產更多、更精密的晶片,而作為回應,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透過出口管制和關稅限制中國的發展。

台積電的大部分生產都在台灣,海峽兩岸、美中兩國的緊張局勢推動該公司的海外擴張。今年台積電在日本蓋廠,承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 3 座先進工廠,總投資超過 65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