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 9 月汽車行業整體利潤率 4.6%,並低於下游工業企業平均獲利率 6.1%,且 9 月利潤總額僅人民幣 324 億元 (約 1477 億台幣),年減 28.5%,利潤率 3.4%,不僅是今年來最低的一個月,也是近 4 年以來第二低月份。
根據中國全國乘聯會數據,中國汽車行業今年前三季總收入年增 3% 至 7 兆 3593 億人民幣,但總利潤年減 1.2% 至 3360 億人民幣。以年度為周期來比較,2020 年汽車行業獲利率為 6.2%,2021 年為 6.1%,2022 年為 5.7%,2023 年為 5%,呈逐年下降趨勢。
《界面新聞》報導,這一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激烈現狀,壓縮利潤換取銷量和市占率是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做的選擇,利潤主要靠出口和上游產業鏈產生。
數據顯示,今年前 9 月鋰電池製造等上游行業成長 58.8%,利潤主要集中在重量級企業。
從產量上看,今年前 9 月汽車行業仍保持不錯的成長動能,生產 2168 萬輛,年增率 3%,其中電動車是實現成長的主力,生產 844 萬輛,年增 34%,滲透率 39%,而保持高速成長的同時,整體滲透率提升至 39%,相較去年上升 8 個百分點。
中國 9 月汽車產量 284 萬輛,年減率 1%,電動車生產 131 萬輛,年增 49%,滲透率 46%。
中國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目前燃油車仍有微薄盈利,但萎縮較快,部分企業嚴重虧損,而新能源汽車雖保持高成長,但虧損較大,電池高利潤與整車虧損的矛盾壓力較大。
若區分車型來看,今年前 9 月 SUV 產量成長 8%,轎車則下降 1%,近幾年 SUV 和轎車呈現此消彼長的狀態,前者逐漸取代後者成為第一選擇,車廠也在增加 SUV 車款和產量的比重。
崔東樹認為,中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制約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目前車市生產規模擴大,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下行,上游碳酸鋰成本下降,但車市價格戰嚴峻,利潤總體下降壓力加大,但隨著宏觀組合政策充分落實,尤其是報廢更新政策的實施推進,市場需求將回暖,效果將逐漸好轉,未來汽車產業總體形勢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