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寶山
就如同蘋果扶植立訊,好跟鴻海喊價。如同蘋果扶植舜宇光學,好跟大立光喊價。又如同最近傳出輝達轉單三星,不就是因為台積電對輝達漲價,同樣道理,Google、Microsoft、Amazon 與 Meta 等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積極投入自研晶片。
說穿了,不是 ASIC 有多神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受不了輝達昂貴的 GPU 要價,盡力擺脫輝達的勢力。但是輝達花了十年構築的 GPU+CUDA 軟硬體生態圈也不是兩三年就可以甩開的,可以想見在 CSP 的扶植下,ASIC 市場雖小,但成長性明確。
1 月 3 日媒體有一篇來自遠見雜誌的報導:「輝達 CEO 黃仁勳親自解析 GPU 與 ASIC 有何不同?」簡單說,輝達主導的 GPU,優勢在於其彈性和通用性,可適應 AI 模型的快速世代升級。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rgrated Circuits) 是特定應用積體電路,是量身訂做的客製化的概念,有侷限性、缺乏彈性,但比 GPU 便宜,所以黃仁勳肯定 ASIC 具有存在的價值,表示當客戶很清楚自己要 ASIC 做什麼用途,而且不會改變,那 ASIC 就有存在的價值。
這樣聽起來,GPU 與 ASIC 各有市場,特別是當下 GPU 太貴,一顆 GPU 要價二至三萬美元,ASIC 只要一顆四千美元,相差 5 倍到 7.5 倍,也難怪 Google、Microsoft、Amazon 等雲端服務供應商積極發展符合自用的 ASIC。
而且科技技術的升級與淘汰本就是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邊緣 AI 裝置需要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工作,不同於 AI 大模型都在雲端運算,AI PC 或 AI 手機的 sLLM 模型能依據不同需求微調,需要具備占用更少記憶體及算力,但執行速度更快,且適用多元環境,ASIC 正好符合客製化需求,所以 ASIC 當下能用,減少對 GPU 採購,就算任務達成,科技業永遠都在創新,沒有什麼科技產品是可以永久的。
大摩認為 ASIC 市場從 120 億美元成長到 2027 年的 3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 34%,但博通 (Broadcom) 更樂觀,認為光是手上三大客戶的訂單,預估到 2027 年 SAM(Service addressable market,服務可觸及市場)可達到 600-90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介於 71.47% 到 98.14% 之間。
在 ASIC 市場博通是霸主,占了七成市占率,另一家美國公司 Marvell(邁威爾) 緊追在後,尤其 Marvell 當前的規模較小,市場期待將來博通的市占率降到五成,而 Marvell 到 2028 年的 AI 晶片年營收可能成長到 200 多億美元,整體營收是目前的四倍,成長空間更大,更具備投資價值。Marvell 2024 年第三季營收為 15.2 億美元,年增率 6.84%,其中資料中心的營收 11 億美元,年增率 98%,Marvell 預期第四季營收 18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16.5 億美元。
創意 2024 年前三季營收累計 190.2 億元,1 月 6 日創意公布 2024 年 12 月營收達 27.02 億元,年增 22.38%,第四季營收合計 60.25 億元,低於本土法人預估的 61.72 億元,公司在第三季法說會給的展望是「預期 2024 年營收持平」,2024 年營收 250.45 億元,以 2023 年營收 262.4 億元為基準估算,衰退 - 4.55%,略低於本土法人預估的衰退 - 4%,導致衰退的原因是第四季有兩個 AI 晶片專案因故遞延,其中一案可望在 2025 年第一季認列。另外,北美M客戶的 AI 加速器從七奈米移至五奈米,雖然效能可望提升,但也因故延遲。
本土法人預估創意 2025 年營收 297 億元,年增率 18.58%,毛利率估 31.6%,稅後 EPS 估 32.88 元,不過,如果川普上任後依舊對比特幣大力支持的話,相關晶片將是創意最主要的成長動能,獲利或有上調的空間。
博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WLAN 晶片廠商,新款 Tomahawk5 傳輸速度提升至 51.2T,提供完整交換、路由和通道功能,並且低功耗和低延遲效果佳,博通新晶片組同步帶動光通訊模組與 PCB 升級。
AI 伺服器 PCB 產值由 2023 年的 7.7 億美元,成長到 2028 年 31.7 億美元,2023 年至 2028 年出貨金額年複合成長率為 + 32.5%。2024 年 11 月 21 日媒體報導輝達 2025 年 GB300 伺服器機板將升級採用新一代 M8 材料,本土法人預期 2026 年 M8 材料占總體 CCL 市場 40%,M8 材料占比明顯高於 2022 年的 22% 與 2023 年的 26%。由於高階銅箔基板 (CCL) 材料升級趨勢明顯,預估 2024~2026 年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 26%,但高階銅箔基板材料供給端年複合成長率僅 7%,恐怕供給吃緊,有利於台光電。
美系外資指出,台光電 M8 訂單需求超乎預期,2024 年第三季季增約 50%,第四季季增達 50-100%,M8 等級 CCL 收入貢獻可占台光電第四季營收超過 15%,為毛利率與獲利帶來成長動能。此外,2025 年 800G Switch 的 CCL 開始放量。本土法人預估 2024 年稅後 EPS 約 27.6 元,2025 年稅後 EPS 約 30.76 元。
2025 CES 展的重頭戲─黃仁勳演講,RTX 50 系列顯卡打頭陣,目前最強、要價 1599 美元的顯卡 RTX 4090,將來只要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 (549 美元) 購買 RTX 5070,就可以擁有與 RTX 4090 同樣效能!公布後現場一陣歡呼,可預期將掀起一波換顯卡潮,華碩、技嘉、微星與承啟可望受惠。
AI 代理是下一階段的科技革命,由於實體 AI 模型開發成本過於高昂,且需要大量真實世界資料和測試,能夠幫助機器人與自動車的加速發展的 NVIDIA Cosmos 平台正式開放,NVIDIA Cosmos 平台具備最先進的生成世界基礎模型、先進的標記器、防護機制和加速視頻處理管道,這個平台有如 AI 資料工廠,人們將資料輸入進超級電腦之後,就會讓 AI 學習、運作,而這些生成出來的資料與內容,應用到工廠、機器人、程式、製造等領域,目前各大機器人與汽車公司,包括 1X、思靈機器人 (Agile Robots)、Agility、Figure AI、Foretellix、Fourier、Galbot、Hillbot、IntBot、Neura Robotics、Skild AI、Virtual Incision、Waabi、小鵬汽車 (XPENG),以及乘車服務巨擘 Uber,都是首批採用 Cosmos 模型的公司。
輝達也加入 AI PC 戰場,黃仁勳發布暫且命名為「Project DIGITS」的超級電腦,具備運作 200 億參數模型的能力,同時也代表未來使用者不需要再依賴雲端運算能力,是目前全球最小的 AI 超級電腦,五月開始由輝達及合作夥伴提供,起價約為三千美元。
華碩走出 2022 年去庫存利空後,宣示進軍 AI 伺服器領域,2023 年第二季起的毛利率穩定在 10% 以上,2024 年第二、三季年度股東權益報酬率預估在 17% 左右,股價突破 400 元後穩定向上,可預期華碩將會是輝達的超級電腦 Project DIGITS 的合作夥伴之一,加上 RTX 5070 的換卡潮,可望挑戰掛牌首年的 890 元天價。
華碩連續 32 年配發股利 合計 367.56 元,從 2010 年起盈餘分配率都超過六成,2011 年到 2022 年股息殖利率大多處在 5-6%,2023、2024 年因股價上漲,略降到 4.51%、3.33%,後續觀察 AI 伺服器、AI PC 對 EPS 的成長性貢獻度。
來源:《理財周刊》1272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