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國債市場持續出現供不應求情形,中國人民銀行今 (10) 日宣布自本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則將視供需狀況擇機恢復。
中國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殖利率在央行官網今日公布上述消息後走揚,離岸人民幣兌美元 (USDCNH) 匯率短線一度漲近 100 個基點,截至今日下午 3 點 35 分,離岸人民幣小升 0.05% 至 7.3524。
根據 Wind 數據,本月上旬中國已發債 3500.9 億人民幣,較 2024 年同期發行 2100 億元大增 66.71%,且本周較上月各周發行規模要大的多。為了應付供不應求情形,近期國債發行供給量也較大。
專家指出,近期中國債市殖利率快速走低,暫停買入有助於避免進一步推動利率下行,從而穩定市場預期、防範金融風險,短期內長期國債殖利率有望回升,同時這也不代表流動性會緊縮,後續央行可能繼續通過多種方式向市場注入短期和長期資金。
東方金誠研發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從直接影響看,央行暫停買入國債將減少對國債的需求,同時不排除央行在暫停買入階段仍賣出長債的機率,以此來調節債市供需關係,這代表在前期多次提示風險並採取相應監管措施後,央行加大對債市調控力道,旨在遏制近期債市殖利率快速下行的「搶跑」勢頭,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也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
馮琳還說,後續若政府債券供給放量,長債殖利率回升至合理水準,市場供需關係能自發地趨於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復買入國債,繼續發揮透過國債凈買入操作向市場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作用。「受央行暫停買入影響,短期內 10 年債殖利率恐出現較大幅度回升,但在今年『適度寬鬆』基調下,債牛的大方向難現根本性逆轉。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暫停買入國債有可能代表第一季降準機率上升。」
至於國債供不應求,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上月國債凈融資規模較低,本月已公佈的國債和地方債發行計畫相對平穩,加上保險等機構配債需求在今年初季節性抬升,因此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則說,暫停國債買入不代表市場流動性緊縮,中國央行後續將通過公開巿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方式,向市場注入短期和長期資金,繼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指出,本次央行公告只明確暫停買入,但尚未提及賣出,後續不排除仍有賣出長債的可能性,從而進一步調節債市供求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源於 2024 年 8 月,當時中國央行稱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相關要求,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買入短期限國債並賣出長期限國債,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 1000 億人民幣。
此後,中國央行分別於 2024 年 9 月、10 月、11 月、12 月發佈國債買賣業務公告,分別凈買入國債 2000 億元、2000 億元、2000 億元、300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