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千婷
匯率是貨幣之間的交換比率,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透過貨幣價值的相互拉扯決定匯率,就如同拔河比賽,此強則彼弱,此消則彼長。由於美國經濟 2024 年展現相對韌性,股市表現優於其他主要市場,加以利率居高臨下,使得美元計價資產相對性感,大量資金流向美國,推升
今年左右美元的力量還是脫離不了川普政策。美國新政府雖然無法直接干預美元,但其關稅、移民、減稅等政策,恐讓美國通膨的餘燼如加州野火,風吹又生。聯準會 2024 年 12 月 FOMC 會議已將今年的降息幅度從 4 碼減半為 2 碼,而 1 月 10 日發布的新增非農就業數據出乎意外地好,也讓聯準會不急於降息的理由更加充分。利率維持相對高檔,讓持有美元證券更具吸引力,進而為美元提供了有力支撐。
另一個推測美元走勢的方式則可從
至於亞洲主要貨幣,由於川普點名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加上中國經濟動能不足,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寬鬆,今年人民幣欲強不易。其他亞洲貨幣也因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而易受影響。韓國由於政治因素,韓元 2024 年下跌相對較大,而台幣在美元強勢以及主要貿易競爭對手貨幣走弱之下也難以獨強。
原則上,貨幣的升貶係由全球資金流向與供需決定,但有關當局仍可透過各種方式干預匯率。川普曾經表示偏愛弱勢美元,因其有助於美國出口品的價格競爭力,進而振興製造業。如果川普不改其志,面對美元持續攀高,是否可能仿效 1985 年的廣場協定,與主要貿易夥伴進行談判,以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作為課徵關稅的替代方案?亦不無可能。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雲我之間的相對運動,造成了靜止不動的視覺效果。各國央行如要維持幣值的相對穩定、降低匯率波動幅度,或許也多少必須隨著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起舞了。
來源:《台灣銀行家》182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