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集團發布了對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2025 財年第三財季的業績前瞻報告,預計營收為 2745.57 億元人民幣,年增 5.5%,季增 16.1%。 略低於市場一致預期的 2787.79 億元。 阿里巴巴預計將於 2 月 20 日美股盤前公布業績。
瑞銀預計,阿里巴巴調整後 EBITA 為 532.64 億元,年增 0.8%,利潤率為 19.4%。 雖然利潤率較去年同期下降 0.9 個百分點,但較上一季度提升 2.2 個百分點。非 GAAP 淨利潤預計為 464.41 億元,年減 3.1%,每股收益 (EPS) 為 19.5 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19.8 元。
中國商業板塊 (淘寶天貓):預計收入 1330.18 億元,年增 3.1%。 其中,客戶管理收入 (CMR + 佣金) 預計達到 976.40 億元,年增 6.0%,顯示出核心電商業務在激烈競爭中仍保持韌性。
國際電商:預計收入 369.72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29.7%,成為增長最快的板塊。 然而,調整後 EBITA 虧損預計將擴大至 35.12 億元。
菜鳥物流:預計收入 313.24 億元,年增 10.0%。 調整後 EBITA 預計實現 1.57 億元,同比下滑 83.7%,反映出國際物流網絡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
雲計算:預計收入 303.11 億元,年增 8.0%,增速較前幾個季度顯著放緩。 預計 EBITA 利潤率維持在 9.0% 左右。
本地生活服務:預計收入 169.79 億元,年增 12.0%,但虧損同比擴大 75.4% 至 5.08 億元,顯示補貼策略仍在持續。
瑞銀的報告指出,阿里巴巴在過去一年實施了多項戰略調整:
瑞銀測算,若加回淨現金及投資資產價值,核心業務隱含估值較當前市值存在顯著折價,認為戰略執行得當將釋放長期價值. 該行維持阿里巴巴「買入」評級,美股目標價 140 美元 (對應港股 136 港元),隱含 2026 財年 PE 18 倍。 報告強調,若宏觀經濟企穩、競爭格局改善,估值倍數存在上修可能。
除瑞銀外,多家投資機構也對阿里巴巴的業績和前景發表了看法:
摩根大通:將阿里巴巴視為中國互聯網股票的首選,認為阿里雲的估值重估、AI 功能消費增加帶動雲收入增長、以及中國電商盈利預期上調是推動股價上升的三大因素。
招商證券:認為與蘋果的合作驗證了阿里巴巴 AI 大模型的領先地位,應將阿里巴巴的估值範式從價值轉向成長,並將目標價上調至 160 港元 / 股。
摩根士丹利: 認為阿里巴巴第三財季的業績將成為觀察中國國內 AI 投資趨勢的首個關鍵催化劑。
美銀:預測阿里 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長 9%,高於市場預期 2%,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從 109 港元上調至 114 港元。
花旗:給予阿里美股和港股「買入」評級,維持目標價分別為 138 美元和 137 港元。
高盛:給予阿里「買入」評級,目標價為美股 117 港元,港股 114 美元。
根據 2025 年 1 月 18 日消息,阿里巴巴前十股東如下: